郑浑传原文翻译,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

《三国志.郑浑传》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又贼靳富等,胁将夏阳长、邵陵令并其吏民入硙山,浑复讨击破富等,获二县长吏,将其所略还。及赵青龙者,杀左内史程休,浑闻,遣壮士就枭其首。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迁将作大匠。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译 文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他的高祖父郑众,郑众的父亲郑兴,都是著名的儒家学者。郑浑的哥叫郑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还未到任)就去世了。当时华歆为豫章太守,平素与郑泰的关系好,郑浑就渡江投奔华歆。太祖(曹操)听说他学有所成做事踏实,封他为掾令,不久又升为下蔡长、邵陵令。当时国家不安定,老百姓都强悍轻捷,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生的子女也无法养活,于是都不生养。郑浑在自己的辖地收缴百姓的渔猎工具,督促他们致力农桑生产,又开辟稻田,加重抛弃子女的处罚。百姓起初害怕犯罪,后来逐渐富裕了,没有不敬仰他的。(老百姓)所生育的子女多用郑来取名字。征召郑浑为丞相掾属,接着升为左冯翊。

太祖(曹操)征讨汉中,任用郑浑为京兆尹。郑浑认为百姓刚从各地迁来,为此制定移居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靠近住,温和诚实的人与孤寡老人为邻居。让百姓勤奋耕种,明白禁令,检举揭发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因此百姓安心农业生产,偷抢的事再也没发生了。等到征讨大军进入汉中的时候,他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他又派遣百姓到汉中种田,没有一个逃亡的。太祖更加嘉奖他,又升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郑浑被提升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太守。辖地处于低洼,潮湿,常有水灾,百姓生活困难。郑浑在萧县相县交界的地方挖塘筑坝,开垦稻田。 郡人都认为不便利。郑浑说:“这里地势低洼,(积蓄了水)适宜灌溉,最终能长久收到养鱼种稻的好处,这是使百姓富足的最根本方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官吏和百姓,兴田开塘筑坝,一个冬天就弄好了。结果连年大丰收,田亩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赋税收入比常年翻倍,百姓依靠他带来的好处,刻碑颂扬他,号曰郑陂。不久他调任山阳、魏郡太守,其管理和做法与前面一样。又因为辖地百姓,以缺乏树木为苦,于是他督促百姓种在田地周围栽榆树,又增种各种果树。榆树都长成防护林了,果树也获得丰收。进入魏郡地界,村落整齐划一,百姓财用丰足,生活富裕。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升任他为掌管修建宗庙、宫室等建筑工程的官员。郑浑为官清廉朴素,妻子儿女却遭受饥寒。他去世后,明帝任命他的儿子郑崇为郎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崔莺莺结局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崔莺莺结局

张生,崔莺莺,西厢记

江总传译文,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

江总传译文,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

江总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哪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哪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名句

神雕中杨过和小龙女是如何练成玉女素心剑的?

神雕中杨过和小龙女是如何练成玉女素心剑的?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

鲁智深为何被叫做花和尚?鲁智深的墓地在哪

鲁智深为何被叫做花和尚?鲁智深的墓地在哪

鲁智深,花和尚,宋江,水浒传

汪剑通玄苦大师武功这么差,是如何教出来天下无敌的乔峰的?

汪剑通玄苦大师武功这么差,是如何教出来天下无敌的乔峰的?

玄苦大师

乔峰身为契丹人,为何玄苦大师和汪剑通传授他武功?

乔峰身为契丹人,为何玄苦大师和汪剑通传授他武功?

玄苦大师

西厢记中老夫人为何不肯把崔莺莺嫁给张生?

西厢记中老夫人为何不肯把崔莺莺嫁给张生?

崔莺莺,张生,西厢记

张三丰为什么要一掌打死自己的大弟子的孩子宋青书呢?只为了给莫声谷报仇?

张三丰为什么要一掌打死自己的大弟子的孩子宋青书呢?只为了给莫声谷报仇?

张三丰,宋青书,莫声谷

为什么关羽很多次被弓箭射中,而赵云却从来没有被射中呢?

为什么关羽很多次被弓箭射中,而赵云却从来没有被射中呢?

关羽,赵云,三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郑浑传原文翻译,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