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不喜欢蘅芜苑?有何暗喻?

蘅芜苑是《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建筑物,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林黛玉的一生写照,她的结局就像李商隐在写这句诗时的处境一样,被迫离开贾府,“折足雁”一般流落天涯,前途未卜。

从贾宝玉的“蓼汀花溆”被贾元春改为“花溆”,就注定贾家不再给林黛玉立足之地,像晴雯一样最终离开贾家的结局。

从荷塘经过花溆就是蘅芜苑。仍旧之前潇湘馆、秋爽斋一样,此番贾母带着刘姥姥一定要进去看看薛宝钗的“人生”。

(第四十回)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就像王夫人不去林黛玉的潇湘馆,不知道窗纱旧了代表疏离。贾母同样没去过薛宝钗的蘅芜苑,也不知道宝钗的室内陈设。曹雪芹通过这样两个细节对照。将王夫人和贾母的立场写了出来。也使得很多认为不存在金玉良姻和宝黛姻缘之争的读书人知道,有些细节不能忽视不见。

蘅芜苑外在和内在完全不同。从外面看“清厦旷朗”,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这是薛宝钗给人的完美表现。

薛宝钗一来贾府,容貌不比黛玉、三春差,性格却“稳重平和,随时就分”,贾府上下都觉得她可爱,愿意接近,就是蘅芜苑给人的整体印象。

但是进到室内才发现其中的“寡淡无味”。“雪洞”一般的房间,是“任是无情也动人”不解风情的体现。薛宝钗带着任务来贾家,她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配合金玉良姻。

室内“一色玩器全无”,隐喻薛宝钗摒弃情趣。就像后文碧月羡慕怡红院热闹,感叹稻香村毫无生气。李纨是寡妇,当然要如此,可薛宝钗也如此荒凉青春就很不吉利。

一瓶、数枝菊花、两部书、妆奁茶具生活用品、青纱帐幔、朴素被褥……薛宝钗的“雪洞”房间,真正让人无语。即便是寡妇李纨的房间,也要比她的好。

对于薛宝钗的房间陈设,一直以来有两个观点很有意思。

一,薛宝钗故意如此陈设,本想表现简朴,不想弄巧成拙。

二,薛宝钗是极简主义奉行者,不喜欢富丽繁复。

其实都不对。薛宝钗之所以将房间如此布置。是她内心荒凉的体现。

图谋金玉良姻并非宝钗本意。她一介大家闺秀沦落到上门乞求姻缘,被人诟病的境地,从贾宝玉被打后薛蟠说她看中贾宝玉,宝钗为此哭了一夜,就知道她的委屈。雪洞一般的房间表现出薛宝钗荒凉的余生。

关于薛宝钗的“成熟”,按照之前的观点:钗黛合一,林黛玉的人生终结在十七八岁,薛宝钗的人生起始于十七八岁。

黛死钗嫁不久,贾宝玉离家出走,宝钗迎来“守活寡”般的“生妻”人生,要比守寡还要残酷,所以“雪洞”是她最后人生荒凉的写照。

当初贾政对蘅芜苑的认识与贾母这次完全不同。贾母看到的是“先可爱,后寡淡”。贾政却是“先无味,后有趣”。两者反而是一以贯之。

“无味”代表贾政对薛家的定位,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趣”代表薛宝钗成为儿媳妇后,表现出的德行让贾政刮目相看。

“可爱”代表薛宝钗的人品、性格和综合能力出众。

“寡淡”代表贾宝玉出走后,薛宝钗余生的荒凉。

(第四十回)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贾母对薛宝钗的房间布置很诧异。但作为主人自然要自我检讨。贾母认为薛宝钗如此是贾家“怠慢”了客人。所以“嗔着”王熙凤说“小器”!

但是,王熙凤和薛姨妈反而沾沾自喜的说薛宝钗自己不要,在家里时也不大弄这些东西时,贾母的态度就变了。薛宝钗的老实,转而变成了莫大的讽刺。

(第四十回)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

薛宝钗客居在贾家,借住的是贾家分给她的房子。要讲究入乡随俗。贾家是国公府邸,自有贾家的规矩、品味和要求需要遵守和维护。

所以,哪怕贾家穷了,该有的档次并不能降低。这也是大多数世袭的爵位之家很穷的原因。没有了实权,光靠俸禄都会入不敷出。林黛玉之所以“一无所有”,也就源于林家侯爵早都虚有其表。不提。

薛宝钗住在贾家却仍旧像在家一样“任性”,不尊重贾家的规矩,是薛家教育缺失的表现。贾母当然会不满意。

像这次贾母带着“外人”刘姥姥来串门,一看这样的屋子,身为主人尴尬不尴尬?如果不是刘姥姥换成南安太妃,就是“大失礼”!

薛宝钗的室内陈设,比较林黛玉的潇湘馆和贾探春的秋爽斋,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体现的正是薛宝钗和薛家的短板。

薛宝钗从容貌、性格、学识都不比林黛玉和三春差,为什么金玉良姻被贾母反对,嫌弃她出身不如林黛玉呢?答案就在于此。

如果薛宝钗出身好,不是商贾之家,就绝不可能“固执”地犯下这个错误。世家自有规矩数代传承不会让子弟失礼。林黛玉来贾府一步也不敢行错,时刻观察贾家人的行动规矩,入乡随俗,就在于林家的家教要求她如此。

而薛家商贾往往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就会造成“捉襟见肘”的露怯行为。从房间布置这一项就看出薛宝钗的不全面。她要真嫁给贾宝玉,对贾家长久的影响是致命的。一如王夫人和王熙凤。

(第四十回)贾母道:“……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得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我的体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三春和林黛玉都是贾母亲自调教的人,代表了史家和贾家的家教和门风。能被贾母说一句“不俗”,可见是极好的。反过来也就是说薛宝钗的房间陈设极俗,不入流。这个差评可谓是啪啪地打了薛姨妈、薛宝钗和王夫人的脸。

刘姥姥老于世故,她在潇湘馆滔滔不绝,在秋爽斋振振有词,如今到了蘅芜苑,从头到尾一声不吭,也透露出“不好”的意味。而薛宝钗更是在刘姥姥来后一言不发,更是别有意味。

薛宝钗的房间,代表的是她谋求金玉良姻的无奈心境,也预示贾宝玉离家出走后,她“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的凄凉孤寂余生。不提。

这里贾母发了一通看法后,终究离开了蘅芜苑。薛宝钗也是吐出一口气。没想到竟然在房间陈设上“马失前蹄”,却也无可奈何。但她对刘姥姥的看法已经有了很深不同。后文将表现出来,为她与妙玉、林黛玉结成的“反刘联盟”铺垫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不喜欢蘅芜苑?有何暗喻?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