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京大学迎来了2021级本科新生。2021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402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003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31人、港澳台学生72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59所中学;同时录取了来自海外40个国家和地区的388名留学生,以及101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65人(包括内地本科生850人、港澳台学生15人),另录取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5名。
校本部录取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23.1%,文史类考生占比15.9%,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61%。男女生比例保持在6:4;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1%,包括维吾尔族、彝族、瑶族、布依族、锡伯族、黎族、土族、傣族、侗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毛南族等29个少数民族。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出生于2006年,今年刚满15周岁。
今年,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北京大学加大专项政策力度,积极为“寒门”学子拓宽圆梦渠道,校本部共录取农村户籍学生442人,占内地学生比例为15.1%,为近年最高。
北京大学多个专业学科排名位居世界前列,吸引了众多外国优秀留学生前来学习深造。“一带一路”书院、“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建设稳中有进,有力支持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同时有效拓宽了北大学子的国际视野,推动了校园国际化氛围。
拥抱北大“强基”,立志学术报国
数理知识包罗万象,文史哲思贯通千年。秉承“为国选才育才”的宗旨,北大“强基计划”注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以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力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和基础医学等10个A+学科为发力点,开设博雅学堂。无论是“3+X”贯通式培养方案、“1+N”研究训练,还是“1+X”导师制、“3+N”交流项目,北大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在这里,基础学科尽展魅力,燕园将助力学子实现求知梦想,为学子们提供广阔平台,稳托家国使命的基石。
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北京大学顺利完成了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工作,招收到了一批综合素质全面、基础学科扎实、坚定投身国家建设的优秀学子。2021年,北大强基计划共录取930人,其中破格入围并最终录取学生369人。
“从小学起,我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正式接触数学竞赛开始,我才深入了解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论组合里那一个个巧妙的证明都令我不禁赞叹。也正是在那时,一个数学梦在我的心中扎根。”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的仝本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表示,“数学,在我看来,就是一切自然学科中最基本逻辑概念抽象出来的最严密完整的体系,它的每一个结论都能让人感到踏实心安。走进北大数院,我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愿今日,我以北大为傲;来日,北大以我为荣。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韩佳恒则表示很荣幸能成为北大强基计划天体物理学方向的第一批学员,“强基计划是国家战略,我已深刻体会到了这项计划神圣的使命感。自幼时起,我便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三时,我曾有幸步入北京大学校园,并为燕园中风物之闲美、学风之浓郁所深深触动,对北京大学的向往之心自那一刻起便在心中埋下,进入北大学习天文学理论、投身天文学研究便成为我一直以来的愿景。今天我终于如愿进入燕园学习自己最中意的学科。接下来,我将砥砺前行,在东风桃李之年完成学业;只争朝夕,让自己成长为巨木。”
投身基础前沿,回答时代之问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全面的学科设置、多元的成长空间为有志于基础研究的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学生选择北大、选择基础学科。
来自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杨林轩同学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学专业。“儿时的我醉心于彩陶上斑驳灵动的纹路,震撼于厚重的青铜器上古朴的兽面纹,想要破解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也渴望探索消逝在历史烽烟中的古国废墟,探究未被发现的历史。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对考古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知,真切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伟大,知晓了它的意义所在。”谈到自己的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学习,不负理想,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进步贡献力量。“志之所趋,无往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我十分向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这里能够为我提供不断试错的空间,真正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王翼飞同学志在北大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选择通班,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另一方面其综合全面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我心目中大学的模样。希望未来四年在北大,我能保持不断追求的姿态,勇于尝试多种可能。”
来自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的李少煊同学即将在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启他的大学生活,他说道:“北大,是我梦想的殿堂;图灵班,更是通往未来的阶梯。一直以来,计算机前沿领域的神奇与美妙深深吸引着我,而我认为,图灵班恰恰能够为我提供一扇窥探世界前沿的窗口、一条引领未来科技的道路。高中三年的学科平衡与数学物理竞赛的钻研把我推向了这个群英荟萃的平台,我也定会带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去为祖国在信息科学领域燃烧自己的青春!”
北大还有很多社科专业正期待着新生的加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作为一方理论重镇、思想沃土,北大社科素以其家国情怀与民生关怀呼应着民族步伐与时代脉动,理论的锐意创新与学术的长足发展伴随着国家的孕育与发展历程。代代师生接力,社科学者们勠力同心,瞄准文化传承、学术锻炼、民族复兴之宏志。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的李羿臻在圆梦北大法学专业后谈到:“我对它的兴趣是浓厚的,它与我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吻合的。我是如此的幸运,在选择专业这样一个人生的路口里,抓住了一个个小小的契机,始终没有放弃我的理想主义,随着我的思绪,发现了法学这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学科赛场尽显风采,济济“国手”钟情北大
北京大学是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钻研的环境,而这些青年才俊也不负众望,用才华为祖国、为北大增光添彩。在已结束的五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学子们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11人全部摘得金牌,在奥林匹克学科赛场上展示出了中国风采。未来,他们将在北大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砥砺自我、增长才干,坚定报国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个人本领,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学科竞赛录取方面,2021年,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入选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学子11人。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同学中,有369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到北京大学。
“化学竞赛不仅给予了我广阔与高远的科学视野,更在三年的点点滴滴中塑造了我的科研梦。早已明晓自己的内心除此以外已无处安放,唯有科研才能提供一个属于它的栖息的居所。”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杨数同学选择在北大元培学院继续他的科研道路,“新的领域,是压力,也是动力,探索未知的乐趣会指引我一路前行。青年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是时代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展现出青年人应有的一份活力与风采。”
通识教育开拓眼界,氛围自由鼓励交叉
通识教育作为北大创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北大构建了以通识核心课程、思政课程、通选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
除了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培养方案,作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基地的元培学院自建立之初便贯彻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的通识教育方针,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尚自然展个性”,元培学院为所有同学提供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报考元培的学生可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北大校内的任意课程,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依照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方向,可以坚定选择从一而终也可以充分探索多样组合,还可以进行学科交叉打开新天地。
来自海南中学的卢海山同学即将就读于北大元培学院。对于进入元培大家庭后的学习与生活,他充满期待,对自由多元的燕园生活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我想尝试更多条路,遇见更美的风景。希望可以在燕园遇到更多有趣的人,交到更多朋友。也期待自己可以在学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潜心钻研,为人类文明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新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大钊班”彰显时代担当
2021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大钊班”首次通过高招招收本科生,专业学习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这一专业研究将服务于我国一些重大战略规划。
对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王艺瑾同学来说,考上北大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让自己的青春与祖国同频共振一直是她的追求。“我感叹于中国这一百年来翻天覆地、改天换地的发展和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国家在发展中硕果累累,我一直期待能够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生逢其时,今年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次面向高考考生招生,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北大马院,希望能在北大探寻马克思主义的魅力。”王艺瑾表示,自己一定会潜心学习,砥砺品格,在马院充实自身,不负韶华,不负培养,不负祖国!
开辟“绿色通道”,梦想畅通无阻
2021年,北京大学继续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和“筑梦计划”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助力优秀学子实现北大梦。2021年,北大校本部在全国录取国家专项计划189人;“筑梦计划”录取116人。
来自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的杨星竹即将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她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考上北大,并且将奋斗终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坚定地相信:当下我们拥有的泪与笑、付出的泪水及时间与精力,都是对未来的积蓄。现在,我终于进入了心心念念的北大,但我深知这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我梦想腾飞的起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坚持与奋斗,总有一天,我们能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为促进教育公平,历年来北大致力于完善资助体系,切实履行“决不让任何一名优秀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招生期间,北大招生组深入边远山区,保持家校信息透明畅通,为考生详细解答国家计划指标的投放情况,确保每位需要帮助的新生都能获得最完善、最全面的资助保障,帮助他们在燕园的追梦之旅中不受经济和现实条件制约,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学习和生活。
今年迎新季,北大资助中心会一如既往地开通“绿色通道”,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一站式服务。此外,北大为申请并认定通过的学生设立了几十项助学金,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同时,北京大学还建立了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了“燕园起航”、“学业发展支持”等计划和特色项目,对受到资助的同学们提供持续的资助育人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多元的发展平台,陪伴他们共同成长。北京大学将为每一名受助学生提供最好的资助政策,设计精致化、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确保每一个受助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自7月河南发生强降雨以来,学校始终心系河南同学,第一时间公布了学生资助中心关于给受灾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资助的通知。资助中心协同院系及时排查受灾情况,为河南籍家庭受助学生每人发放受灾补助,对特殊困难的给与临时困难补助支持。北大首发、首倡的举措形成了强大正能量,在大灾大难面前体现了教育的担当、高校的担当。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北京大学,由更三高考(微信公众号:gengsan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