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开展了“百名书记谈初心、百名先锋话使命、百个支部展风采、百堂精品党课、百集微视频教育片”系列活动(简称“五个一百”活动),讲述初心故事、畅谈使命担当、追忆光辉党史,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气象,引导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入选全省“百个支部”,相关事迹已在“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公开展示。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规范化和示范化建设为出发点,“以学促研,以研带行,以行化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样板党支部、教育部全国样板党支部和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多项荣誉。
一、支部建设规范化,推动全面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高度重视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度、活动、材料、程序等的规范化,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制度规范
党支部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支部各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二)活动规范
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23号开展党日学习或特色党日活动,通过自学、集中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等多种学习形式,确保党员理论学习的数量和质量,每次支部活动有发言、有影像、有记录、有报道。
(三)材料规范
党支部建立了支部建设专柜,为每位党员配备了专用的文件夹;为每位党员配备印有党章、党规、党纪的专业学习笔记本;建立党费收缴记录本,确保党费收缴及时准确;建设学习专柜,购置了相关书籍供党员学习。
(四)程序规范
支部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从递交申请书到转正,支部严格把控各项程序,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严格规范的发展程序,使支部培养出学院三任学生会主席,四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多人。
二、特色党日示范化,突出引领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教育作为加强支部学习的重要载体,每一次党日活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教育效果显著,相关经验做法得到推广。
(一)“七个一”品牌党日
在党建实践中,支部围绕每年七一党的生日纪念日,形成了可以复制推广的党建品牌“七个一”主题党日,包含读一本红色书籍、一次党旗下合影、一次主题微党课等7项活动,营造了“红色七月”的浓厚学习氛围,极大提升了党员的凝聚力。
(二)“导师带我学理论”特色党日
党支部教师担任理论宣讲教师,组织同学开展理论学习,进行研讨交流。从党的十九大后,党支部多次开展导师带我学理论活动,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活动,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重要历史纪念日主题党日
中国近现代研究所师生充分利用这些纪念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突出“党”味的同时,兼顾党日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例如,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发表100周年主题党日,深入学习宣言内容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
三、研究宣讲常态化,凸显服务本质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非常重视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宣讲服务。
(一)理论研究有水平
2016年至今,支部党员每年都积极申报省部级和校级党建课题,先后获批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3项,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5项,校基层党建创新立项2项,发表研究成果5篇以上,形成研究报告2份,为高校基层党建提供重要参考。
(二)宣讲服务优势强
支部党员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承担校内外理论宣讲任务,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50场以上。支部书记屈宏多次在社区义务开展党课宣讲;支部副书记梁大伟及支部党员荆蕙兰等多次在市委党校、地方党政机关授课;支部学生党员宣讲团多次深入社区为离退休党员开展义务宣讲。
四、党建扶贫实地化,助力脱贫攻坚
在国家扶贫大战略中,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支部将支部建设融入扶贫大局,以自己微薄之力,助力龙陵脱贫攻坚。
(一)深入龙陵送教帮扶
从2017年开始,支部先后派三位党员深入龙陵县为干部培训授课,累计培训干部近千人;支部党员教师担任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支部还与龙陵县考入大工的贫困学子建立联系,进行帮扶。
(二)科研扶贫成果丰富
支部师生承担马克思主义学院两项对口扶贫课题,帮助龙陵县打造抗战品牌文化,课题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使用教材;支部师生党员围绕脱贫攻坚等课题制作15个党课教学课件,无偿捐赠给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使用。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师生纵向党支部建设规范化、示范化作用突出,主题党日特色鲜明,理论宣讲和研究优势明显,脱贫攻坚助力到位,支部建设充满活力,党员们在学中研,在行中做,在真学真信中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