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西交利物浦大学2021年度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26所高校的200多位博士生,通过近140份学术海报展示、100多场全英文线上线下专题报告,交流最新科研成果,与同行和专家就研究课题展开讨论。
西浦助理副校长(研究与影响力)马飞教授(下图)谈到,“西浦秉持以研究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博士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博士生论坛,让校内校外的学生交流、分享,在相似或不同的学术领域相互学习。”
“西浦博士生论坛作为西浦博士生培养的载体,不仅是校内学生学术交流的平台、师生联动的社群机制,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要把它办成一个影响力向校外辐射的西浦品牌。”西浦助理副校长(教学)阮周林教授(下图)表示。
西浦博士生论坛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办。阮周林教授介绍道,西浦对外发布会议信息后,反响热烈,报名参会的博士生来自国内外26所院校,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西浦博士生论坛吸引到全国各地及国外的不同层次的高校参与,首先这反映出西浦博士生培养的社会认知度、关注度非常高。”阮周林教授指出,“其次,在国内用全英文进行博士课题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西浦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按照学科领域把校内外博士生融合在一起,同台交流。”
“今年的博士生论坛第一次邀请到这么多外校学生,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外校同学的科研成果,也反过来认识到自己在科研进展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大家共同学习。”西浦智能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博士生文浩然说。
来自东南大学的建筑学博士生钱雨翀表示:“和同行交流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尽管我们并不完全属于相同的专业,但通过交流可以产生跨界的思想。而英文汇报迫使我从英语的角度、逻辑进行思路整理,锻炼了我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海报展上,澳门科技大学设计专业的博士生郑依(下图)说:“我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专业领域外的人介绍项目,用更加专业的词汇与专业领域内的人交流想法。与不同的人交流,让我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自己的博士生项目。”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经济学博士生赖航(下图)认为,西浦博士生论坛办得非常接近国际轨道。他说,“疫情之后参加的很多学术会议都是线上的,来西浦参加线下学术会议,和大家探讨各自的研究、交换想法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目前,西交利物浦大学八个学院共开设十六个学科的博士专业,在读博士生459人。“西浦的学科领域宽泛,博士课题涵盖了理科、工科、商科、人文社科、设计等不同领域,体现了学科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这也吸引了各高校不同学科的博士生。”阮周林教授说。
西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吴爱慧(下图)在海报展中展示了自己关于“中国英语教师的情绪劳动”的研究课题。她说,现场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的过程让她从更多样的角度思考自己的研究。“比如,有些人很关注这个项目在未来的应用,这对我很有启发。我们做研究要跟实际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科研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能使研究项目具有更深的社会现实意义。”
吴爱慧本科和硕士阶段分别就读于扬州大学和南京大学。她谈到,在西浦读博期间,“四位导师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领导者,他们的建议给予我很多学术启迪,他们的科研引领也成为我追求学术的催化剂。”
“西浦既具有国内一流高校的优秀办学师资和理念,又具有国际高校一流的科研环境,这样的体验使西浦成为我读博求学的最佳选择。”吴爱慧说。
西浦智能工程学院通信与网络工程系博士生张桐坡认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的进步逐渐优化,未来跨学科的研究会越来越流行,和不同学科的人交流学术成果能给我的研究带来启发。”
对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弟学妹,张桐坡的建议是:“低年级博士生要经常和导师及同门的师兄师姐交流,对科研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本硕同学可以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这有助于激发自身的科研热情,在未来的道路中更好地做出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能让自己获得长期快乐和满足感的事。”(记者:石露芸 吴丽冰 曹馨竹 何浏 摄影:董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