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举行。这是西华大学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肩负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系统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的重要使命。自西华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迎接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官微特开辟【喜迎党代会·发展巡礼】专栏,展望学校未来的光明前景,凝聚奋进力量,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发展巡礼·人才培养篇

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使命所在。作为西部地方高校,如何破解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结合不够、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力度不够、通识基础薄弱与创新思维欠缺等难题,走出一条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道路?近年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逐渐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社会需求,主动布局新学科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刀阔斧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0年,学校入选四川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探索建立“3+1”或“3.5+0.5”等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模式。2011年至今,学校共立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3项;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西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西华学子捷报频传,获得国际竞赛奖、国家级奖励229项,省级奖励1210项。

历经发展,学校从最初的2个本科专业、300名学生发展到94个本科专业、4.5万余名在校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17个专业入选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西华大学新增获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围绕社会需求 精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充分认识到构建符合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2018年底正式启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历经“几上几下”,历时近8个月,学校对标国家标准,结合专业认证要求,学习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经验,调研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需求,找准了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在此基础上,组织校内外专家、行业企业代表和一线教师对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全校本科专业参加了集中答辩。新修订的培养方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眼学生全面发展规划了人才培养蓝图。

在这份全新的人才培养蓝图中,西华大学构建了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的“新X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人才素质模型,每类人才素质模型均有三圈层、共有12大核心能力。对标国外名校、国内“双一流”高校的课程体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3环节融合、12大核心能力、3层级学校研究机制的“3-12-3”人才培育架构体系,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9年1月和6月,学校先后两次召开了覆盖全校管理干部、教学骨干和教学管理人员近千人参加的教学工作会,更新理念、分析挑战、交流经验、统一认识,稳步推进“新X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西部地方高校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西部地方高校智能空地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现代农业装备‘一省一校一所’科教协同育人的四川探索与实践”获批国家教育部门“新工科”和“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西部涉农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项目获批四川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9年1月,学校召开第八次教学工作会

学校实施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建设,逐步构建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与专业大类为平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核心课程和面向“新X科”的大类通识课程体系。同时,学校提出“1-10-100”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精心设计1项全校性通识教育改革、建设具有西华特色的10个“新X科”一流专业、100门西华大学金课。学校成功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22个,5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实施通识教育改革,构建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核心课”和面向“新X科”的通识课程体系,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团队”,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个人修养、社会担当、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同行同向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阵地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课堂+实践+网络”思政课改革受到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深入实施思政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实实在在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学校把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推进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系统梳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设立“课程育人”研究专项,培育选树一批 “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将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精心构建同向同行“大思政”格局。

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第二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全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集成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校荣获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首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园林示范单位、四川省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荣誉。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实现培养过程多环节、多要素的协同。一方面,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建立了整合统筹、集成优化的内部协同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了高校与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主体“合理分工、互利互惠、责任共担”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2020年6月,四川省国资委带领32家在川央企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与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随后,“国企大讲堂”活动定期开展,国资国企与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实现精准对接。

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川省国资委与西华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产教融合 打造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培养体系

学校的学科专业与四川省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已经形成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推动学科转型升级,主动布局新学科新专业。2010年至今,学校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知识产权、应急技术与管理等38个专业,并按照“战略有支撑、政府有资源、社会有需求、建设有基础、资源有优化”的原则,对院系进行重组、调整和新建,先后成立了21个学科型学院。201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支持下,学校高起点组建航空航天学院,开办无人机、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四川航空航天产业所需的技术应用人才、中高端工程师,填补了省内在航空领域人才培养的空白。2019年,针对四川省应急领域人才缺口大、产业需求大、培训需求大的现状,学校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共建应急学院,该学院是全省唯一的本科应急人才培养单位,也是“四川省应急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21年12月,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在西华大学挂牌成立。

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12月,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成立

学校不断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开展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逐步构建起“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鲜明,服务社会能力强”专业体系。大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认真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申报相关工作,2021年获批5个国家级、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23个专业被推荐参加今年国家一流专业评审,以一流专业为引领、多学科优势专业协同的一流专业群逐步形成。

学校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222项,立项教育部、四川省“新工科建设”“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建设”和“新文科建设”共9项。学校与领军型企业深度合作、同频共振,建设了一大批产学研基地、教学实训基地、工程实践基地;联合东电等大型企业开展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新文科”人才;与苏州富强科技(富纳智能制造学院)合作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工科”高端应用型人才;会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机院等,政产学研协同探索现代农业装备“一省一校一所”科教结合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农机领域“新农科”人才。与中航工业、国家电网、华为、科大讯飞、浪尖集团等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协同长安汽车、富士康集团、京东物流开设长安班、富士康班、京东班,构建起“国外—国内,政府—高校—企业”多主体参与、政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既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推动学校发展。

科教融合 搭建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培养平台

学校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育人机制,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学校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水平科研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掌握学术规范、培育学术诚信、恪守学术道德。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0余个学科科研平台都面向学生开放。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支持教师科研团队吸纳学生开展研究,探索设立师生共研项目,推出“西华杯”等创新支持计划,组织一系列学术交流与创新活动。出台《西华大学学生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试行)》,将学校认可的各类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累计与转换纳入“学分银行”进行管理,从评价机制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校每年投入上千万资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分,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近三年,学校获得70个国家级、24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五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782项、省级奖3657项,在2019年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项目数排名全省高校第三名;学校入选“首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学生的设计作品获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总决赛唯一的特等奖;2017年10月,在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西华学子杨文浩勇夺“汽车技术”项目银牌,实现了中国在这个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

通过一系列改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初显。研究生报考率以较大幅度增长,从2017年的115.46%迅速上升到2020年的364.31%,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2010年至今,学校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9项。学校“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在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中被评为“优秀”,《西华大学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新三科”育人体系》经验材料入选《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集》。

来源:西华大学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湖南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湖南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石河子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石河子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宁波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宁波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2022年宁波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宁夏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湖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湖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海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海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海南大学,海南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新高考-西华大学-院校信息-西华大学:服务社会需求 整合育人资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