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战必危出自哪部兵书是谁说的

忘战必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个国家)忘记了战备就必然会有危险。出自《司马法·仁本》。

忘战必危出处及典故

出处

《司马法·仁本》:“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释义: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

典故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后,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不会再发生大的战争,主张军队将领们不必再去从事军事活动,而让他们转业去管理政治、行政事务,并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队。

但是,著名军事家杜预引用古代兵书《司马法》中的话,告诫晋武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能以吴国的灭亡而高枕无忧。他作为军事统帅在与吴国作战结束后,立即还镇襄阳,坚守要地,交错屯兵,使所部戒备森严,“视无事如有事”一样,从而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形势。

杜预死后,晋军备废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给内外敌人以可乘之机,不久天下大乱。

《司马法·仁本》

司马法是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之一。这些条例据说是齐国司马穰苴整理成文,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如“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来源:高中学习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和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辛亥革命意义是什么失败原因有哪些

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君主专制统治,成立民主国家为目标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有哪些

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当时的领导人物是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人。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教训和意义是什么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不现实的,作为新的生产力的民族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统治下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是相互排斥的。

洋务运动教训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辛亥革命意义及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历史-忘战必危出自哪部兵书是谁说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