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水名人有大禹、孙叔敖、西门豹、王安石、范仲淹、郭守敬、李冰等。

古代治水名人

大禹

禹,父鲧,姒姓夏后氏,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孙叔敖

孙叔敖楚国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西门豹

西门豹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

李冰

李冰,秦昭王灭周后,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王景

王景琅琊不其人,东汉水利家。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

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安石

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郭守敬

至元八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元十二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

十六字治水方针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节水优先,是针对我国国情水情,总结世界各国发展教训,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关键选择,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方针。

空间均衡,是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关系,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路径,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

系统治理,是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

两手发力,是从水的公共产品属性出发,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提高水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要求。

来源:高中学习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和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辛亥革命意义是什么失败原因有哪些

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君主专制统治,成立民主国家为目标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有哪些

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当时的领导人物是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人。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教训和意义是什么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不现实的,作为新的生产力的民族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统治下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是相互排斥的。

洋务运动教训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

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辛亥革命意义及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治水名人有哪些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