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哲学思想上的巨人,都对自己国家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方面作出巨大奉献,他们的影响早已遍及世界,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相同点:
强调道德和见识
不同点:
1.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拯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2.对见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
孔子的主张1.主张礼治,驳斥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2.在经济方面,他驳斥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保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在政治方面,主张保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4.主张克己复礼。
5.在伦理思想方面,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6.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的主张1.请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见识也是不确定的。
2.认为一切见识,均从疑难中诞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见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见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见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先已经具有的。
3.建立了一种见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掌握概念的真见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