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职务:部(州)监察长官。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刺史介绍

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官职的任免升降

(1)迁:调职位、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10)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1)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2)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3)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来源:高中学习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高考作文提升技法:考场高分作文赏析——懂得取舍

高考作文提升技法:考场高分作文赏析——懂得取舍

高考作文提升技法

2022年高考英语:你必须知道的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在阅读理解题上得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英语的总成绩。所以要取得英语高分还得在英语阅读下苦功夫!

2022年高考英语

高三尖子生各科复习技巧,赶紧收了吧

​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一般不是他们智商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够长期坚持,这样日积月累奠定了学习上的优势地位。

高三尖子生各科复习技巧

2020年大学生汽车销售毕业实习心得体会

2020年大学生汽车销售毕业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汽车销售,实习"

物业实习总结及体会

物业实习总结及体会

实习,体会,物业"

服装设计实习报告

服装设计实习报告

服装设计,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报告"

在养猪场实习报告

在养猪场实习报告

养猪场,实习报告"

美术老师暑假实习报告

美术老师暑假实习报告

暑假,实习报告,美术"

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历史-刺史是什么官职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