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分数越来越高,因此,行测的每个版块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板块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准确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常识的分越来越高,如果说常识部分我们不能提升上去,那么对我们整个行测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识,近几年考查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常识备考很有必要提前准备。近年考试中,法律常识是必考内容,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法学常识,各位同学可以花时间进行加强记忆。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上述各种法的渊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们的效力等级又是有差别的。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优先适用效力,经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效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来源:大学必备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2021国考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亦有“道”

提到行测资料分析,在很多考生印象当中,就是长篇文字+图表,更让人烦心的是,文字当中穿插大量统计学信息,包括产值、产量、进出口额、同比环比增长等等。这些名词和数据让考生头疼不已,本来公考时间就很紧迫,

行测,资料分析

2021国考行测备考:日期问题你还在列表格吗?

日期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当中的一个题型,很多考生遇到日期问题总是选择列表格,但是当遇到了复杂的日期问题便很头疼了。其实日期问题有很多规律,一旦你了解了这些规律,当考场上再遇到日期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日期

2021国考每日时事新闻播报(5月29日)

导语: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每日时事新闻播报(5月29日)。要闻回顾: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

时事政治,,聚集公考,,,新闻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报告摘要】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

时事政治,,聚集公考,,,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 守住“六保”底线

【报告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说明指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

时事政治,,,聚集公考,,,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

【报告摘要】2020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推动消费回升。通

时事政治,,聚焦公考,,,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报告摘要】2020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

时事政治,,聚焦公考,,,蓝天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病有所医 保障基本医疗

【报告摘要】2020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

时事政治,,聚焦公考,,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稳就业

【报告摘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稳就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报告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

时事政治,,聚集公考,,,,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汇总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两会,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重点做了部署,诸多亮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对备战公考的考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知识来源,在此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考

时事政治,,聚焦公考,,,政府工作报告,,,两会
新高考-大学必备-公务员考试-2021国考行测常识备考之法律常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