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写作技巧:如何用好例证法

在申论备考中,文章写作是很多考生的薄弱环节,而议论文中的论证部分更是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如何将观点论述清楚。今天给同学们分享一种实用且简单的论证方法--例证法。

例证法顾名思义就是举例论证,通过案例来说明观点,观点看法是比较抽象的,而案例可以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通过例子对论点进行直观的说明。

案例要素通常由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和启示组成,通过上述要素的逐一呈现,可以较为清楚的表达案例,而论证的字数相对于开头结尾更多,所以案例列举也是比较好的扩充内容的手段。

案例类型可以是热点案例、典故故事、自身经历、材料中案例转化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灵活的选择。呈现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可以是单例精写,两例对比(正反、古今、中外),多案例排比等。

案例分析的呈现结构是:分论点段旨句+过渡说明(深入解释分论点内涵)+案例+案例分析(启示、原因或者影响)+(对策措施)+回扣观点

例:将困难踩在脚下,成为人生赢家。

多案例排比形式:将困难踩在脚下,成为人生赢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古今中外,历数豪杰伟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苦难的历练。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人物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基石。每一份磨难,都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使他们学会坚强、忍耐、乐观;每一份磨难,在他们面前都会化为一份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认识。因此,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将它踩在脚下的勇气。战胜困难,成为人生赢家。

正反案例对比形式:巨鹿之战,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霸王奋起抗击,将困难踩在脚下,成就了“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言壮语;垓下被围,身陷四面楚歌的窘境,项羽挥剑自刎,向现实妥协低头,留下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千古遗叹。

一般而言,案例具有个性,所以建议同学们更多的选取对比案例和排比案例来写,说理性更强。平时需要做好热点案例的积累,考试中才能够游刃有余。

来源:大学必备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新疆2022年美术类、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分数线公布

新疆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分数线确定,现公布如下:

新疆2022年美术类、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分数线

河南2020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温馨提醒

各位考生:因疫情原因,我省2020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延期。

河南2020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温馨提醒

广东2022年普通高考术科统考考试工作顺利结束

随着1月26日舞蹈术科统考落下帷幕,我省2022年普通高考体育、艺术术科统一考试工作已全部顺利结束。据统计,全省参加术科统考考生共计8万余人。

广东2022年普通高考术科统考考试

卖剑买牛_卖剑买牛的出处

卖剑买牛,最新卖剑买牛,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归农。也比喻改邪归正。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龚遂传》。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

卖剑买牛,关于卖剑买牛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画地成图_画地成图的出处

画地成图,最新画地成图,原意是在地上画出线路,就可成为图形,用来说明地理形势等。形容人点画之间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敬侯张安世的长子...。

画地成图,关于画地成图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是可忍,孰不可忍_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

是可忍,孰不可忍,最新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十分森严。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

是可忍,孰不可忍,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一丝不苟_一丝不苟的出处

一丝不苟,最新一丝不苟,【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丝不苟,关于一丝不苟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一不做二不休_一不做二不休的出处

一不做二不休,最新一不做二不休,【释义】做一件事就不要停下来,不做则已,做了就做到底。【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唐末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将王思礼奉命率军平叛。在一场大战混乱...。

一不做二不休,关于一不做二不休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七擒七纵_七擒七纵的出处

七擒七纵,最新七擒七纵,【释义】捉了七次又放了七次。指正确使用攻心战使对方心悦诚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为兵出祁山伐魏作准...。

七擒七纵,关于七擒七纵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划粥断齑_划粥断齑的出处

划粥断齑,最新划粥断齑,另作: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 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

划粥断齑,关于划粥断齑故事,成语故事,故事会
新高考-大学必备-公务员考试-2022国考申论写作技巧:如何用好例证法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