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多种方法求解普通行程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一个专项,觉得数量关系很难,往往将其放弃,但是大家要清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提升分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数量关系掌握了方法,其实并不难。解决数量关系的题目经常会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解决普通行程问题的两个常用方法:方程法和比例法。

行程问题研究的是关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路程=速度×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它来列出方程进行求解。比例是几组实际量之间比值的表现形式,其中分数、倍数、百分数等都体现了比例,在行程问题中,若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关系;若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关系;若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关系,这就是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来进一步学习这两种方法。

【例】一部队乘车前往目的地进行军事训练,若汽车的速度提速20%,可比计划时间提前20分钟到达,按原速行驶80千米后,由于路面积水过多减慢,行驶速度仅为原来的75%,结果比计划时间晚15分钟到达,则该部队行驶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A.240 B.186 C.160 D.128

【解析】D。

方法一:方程法,假设全程为S,原计划的速度为V,则由“汽车速度提速 20%,可比规定时间提前 20 分钟到达”得出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原计划的时间-提速后的时间=1/3小时(20分钟);由“原速行驶80千米后,由于路面积水过多,减慢行驶,速度仅为原速度的 75%”得出第二个等量关系式:80千米后降速行驶的时间-80千米后原计划的时间=1/4小时(15分钟)。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多种方法求解普通行程问题,解得S=128千米。

方法二:比例法,由“汽车速度提速 20%,可比规定时间提前 20 分钟到达”可知,提速前后的速度比是 5∶6,则前后所用的时间比是 6∶5,即一份对应 20 分钟,所以计划时间是 20×6=120 分钟=2 小时。由“由于路面积水过多,减慢行驶,速度仅为原速度的 75%,结果比计划时间晚 15 分钟到达”可知,减速前后的速度比是 4∶3,则前后所用的时间比是 3∶4,即一份对应 15 分钟,所以原速行驶 8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20-15×3=75 分钟=1.25 小时,故汽车的原速度是 80÷1.25=64 千米/时。所以该部队行驶的全长是 64×2=128 千米。

以上就是关于解决普通行程的两个方法,可以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也可以利用比例法进行求解,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祝愿大家备考路上一切顺利。

来源:大学必备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新颖的自我介绍

新颖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新颖"

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自我介绍,面试时"

空乘面试的自我介绍

空乘面试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面试,空乘"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

播音,自我介绍,主持"

师范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本

师范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本

师范生,自我介绍,范本"

高中生如何自我介绍

高中生如何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高中生"

面试精彩自我介绍

面试精彩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面试,精彩"

简单口试自我介绍

简单口试自我介绍

口试,自我介绍,简单"

最新面试自我介绍

最新面试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面试,最新"

面试自我介绍的技巧和亮点

面试自我介绍的技巧和亮点

自我介绍,面试,亮点"
新高考-大学必备-公务员考试-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多种方法求解普通行程问题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