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汉和帝刘肇

戚宦之争

参见:戚宦之争、第一次宦官时代、跋扈将军

88年,汉章帝驾崩,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扫灭窦氏戚族,后汉和帝重用郑众、蔡伦等贤宦,故《后汉书》称“中官用权,自众始焉“。汉和帝亲政后,每日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任内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招纳贤士,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对外方面,击溃北匈奴使其西迁,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府,任命班超降服西域诸国。永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在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汉和帝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105年)冬12月,年仅二十七岁的汉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是为殇帝。汉殇帝在位8个月后离世,又迎立汉章帝之孙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由太后邓绥临朝听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使东汉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同时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有所限制,但对宦官势力有所纵容。

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被外戚毒杀的汉质帝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逝世,汉安帝亲政,族灭邓氏戚族。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宠信奸臣,肆意妄为,朝政日益腐败。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于叶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刘懿,史称汉前少帝,但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了。

少帝死后,阎氏家族密谋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孙程击破,阎氏家族被诛杀。孙程迎立济阴王刘保,是为汉顺帝。在顺帝执政早期,宦官势力膨胀,却引发社会各界的反弹。阳嘉元年(132年),贵人梁妠立为皇后,从此梁氏外戚势力开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为大将军。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逝,太子刘炳即位,年仅2岁,由梁太后执政。永嘉元年,汉冲帝驾崩,年仅三岁。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拥立汉章帝玄孙刘缵即位,是为汉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跋扈将军”,因此质帝不久就被杀害,年仅八岁。汉章帝曾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汉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汉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势力庞大,其残害忠良,公饱私囊,无恶不作。汉桓帝对他暗中也颇为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汉桓帝与宦官谋划,派兵士包围梁宅,梁冀与妻子双双自杀,梁氏外戚势力土崩瓦解。后宦官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

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戚宦之争的背景有主要的三点

第一,自汉高祖刘邦死后,一直到东汉末年,大多数的汉室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加之好几位汉室皇帝年幼时就继位称帝,一方面对朝政之事并不熟悉。另一方面,过于安稳舒适的生活让他们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从而让皇亲国戚以及宦官之臣有机会得到甚至掌握实权。

第二,随着皇帝的年龄逐渐长大,有些有作为的皇帝看到大权旁落,国家倾颓,有心想要重振朝纲。不得不借助皇亲国戚的力量去对付宦官势力,亦或者是利用宦官权势来打击皇亲国戚的羽翼。然而不管怎样,皇帝必须妥协一方,甚至被迫答应一些条件。这些做法最后的结果是,要么增强了宦官势力,要么扩张了皇亲国戚的羽翼。这又为戚宦之争增加了物质条件。

第三,由于国内朝纲的动摇,地方政府对百姓的压迫加深,又加之年岁不好,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掀起起义狂潮,例如东汉末年最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宦官势力与皇亲国戚势力之间的平衡逐渐被打破,两股势力由原来的暗斗到后来的明争,到最后直接演变成血雨腥风的屠杀与战争。戚宦之争说到底还是皇位的争夺,权利的争夺。戚宦之争只有在皇帝无力统治这两股势力,皇帝的权威无法压制他们之后才会产生。

戚宦之争的起因

第一点,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君主专制的至高无上性。皇亲国戚与宦官大臣几乎每天都在君主左右,这两种人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皇权。特别是在汉朝,大汉帝国沿袭了秦朝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型态,而高祖刘邦又大量的把亲戚提拔重用,这就给后来的戚宦关系恶化埋下导火线。他们每天看着皇帝专权,可以一人决天下生死,可以凭一己之私而夺天下为己用。这种强烈的诱惑,是一个正常人难于承受的。所以说这种皇权的专横性是戚宦之争的根源。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戚宦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也就是戚宦之间相互制衡的磁场力量被打破。汉初,虽然皇室国戚较多,但是宦官大臣同样不少,还能勉强平衡,后来随着宦官势力的增加,两者之间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再加之汉朝末年,战乱较多,国家混乱皇权渐衰,能够压制戚宦力量的皇帝也压制不住了。最后这两股势力必然要碰撞在一起。这些就是戚宦之争的原因。

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在东汉后期的戚宦纷争中,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宦官也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纵。双方交替专权、乱政,最终葬送了东汉王朝。

外戚、宦官专政时期,东汉政治日益腐朽。外戚、宦官以及他们的党羽,都公行贿赂,搜刮财货,兼并土地。外戚梁冀被诛,抄没的家财竟达三十余万万,抵上东汉全年租税之半。宦官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势,也公然受贿。宦官们聚积了无可估量的财富,便尽情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在专制制度下的尖锐表现。专制制度的完备,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一切权力的化身,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持皇帝。豪族政治势力的发展以外戚专权的形式出现,从而架空了皇权。而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求助于宦官,因而宦官能够专权。无论外戚或宦官专权,都力图控制皇帝,或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继续操纵。他们又都趁权力在手时排除异己,大肆搜括,竭泽而渔。从封建士大夫看来,宦官是身份卑贱的暴发户,所以,在外戚、宦官的争斗中,外戚较多地得到士大夫的支持。

在东汉后期的戚宦纷争中,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宦官也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纵。总之,双方都极力图挟持皇帝,排除异己,由于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乱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1.导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的相互倾轧,使当时的政局动荡,朝纲不振,政治一片黑暗。无论是外戚或宦官擅权专政,大都排除异己,任人惟亲,卖官鬻爵,广收贿赂。

2.引起党锢之祸:戚宦乱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满,他多支持外戚而攻击宦官,宦官便利用权力大加迫害,于是酿成桓、灵之世的两次党锢之祸。

3.造成民变四起:由于政治日趋黑暗,东汉王室、贪官污吏及地方豪绅对人民的敲榨勒索愈益加剧。百姓无法生活,便到处流浪和暴动,最后终于出现大规模的民变。

来源:学习资料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黑龙江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黑龙江关于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通知

黑龙江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儿子都有谁

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儿子都有谁 霍英东是香港有名的实业家,他的产业涉及了多个方面,而他的一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霍英东的儿子有几人呢?霍英东儿子又是哪些人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霍英东的长子是霍震霆。霍震霆健谈,善于社

霍英东,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儿子都有谁

虎将卫立煌到底有没有投共

虎将卫立煌到底有没有投共 卫立煌在民国时期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他最早是孙中山的卫士,后来成为了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后来又成为新中国的国防委员。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有关卫立煌到底有没有投共的问题,在历史一直是个谜题。 要想揭开卫立煌到底有没有

卫立煌,虎将卫立煌到底有没有投共

黎元洪子女情况如何

黎元洪子女情况如何 黎元洪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赫赫威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曾经做过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黎元洪的一生几度沉浮,最终在65岁的时候死于脑溢血,黎元洪子女不多,一共育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长女黎绍芬,字介繁,生于1901年6月

黎元洪,黎元洪子女情况如何

胡兰成与林徽因的关系

胡兰成与林徽因的关系 很多人经常把文学史上著名的爱情佳话混为一谈,其中就有人把胡兰成与林徽因连在一起。其实林徽因的丈夫是梁思成,而胡兰成则曾经与著名的才女张爱玲结为夫妻。至于胡兰成与林徽因则没有任何关系,更多源于张爱玲和林徽因同被尊为才女的

林徽因,胡兰成与林徽因的关系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是什么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是什么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是陈景润生平最大的成就之一。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道数学难题。大约200多年前,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的理论。但是哥

陈景润,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是什么

板垣征四郎绞刑的趣事

板垣征四郎绞刑的趣事 因为板垣征四郎是臭名昭著的甲级战犯,所以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板垣征四郎绞刑。关于板垣征四郎被绞刑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在板垣征四郎处以绞刑的时候,十二分钟后才断气。 板垣征四郎这个人在仙台陆军地方

板垣征四郎,板垣征四郎绞刑的趣事

苏兆征故居

苏兆征故居 苏兆征早年加入同盟会,曾经领导过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其故居位于珠海市淇澳岛东溪坊,原本是由其祖父在清朝道光年间所建。苏征兆就是在这里出生,并在此

苏兆征,苏兆征故居

为什么汤恩伯逝世日本追悼超规格

为什么汤恩伯逝世日本追悼超规格 汤恩伯逝世日本追悼超规格。为什么一个中国军人去世在外国有这么高的礼遇呢?汤将军1954年因为手术失败逝于东京,在东京的追悼会现场出现了日本当局的重要人物,规格不亚于元首逝世。日本皇室成员、内阁正副总理、冈村宁次都

汤恩伯,为什么汤恩伯逝世日本追悼超规格

钱三强和何泽慧之间的关系如何

钱三强和何泽慧之间的关系如何 钱三强和何泽慧被认为是中国的居里夫妇。他们曾发现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两位老人,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的原子核事业伴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强大,也见证着他们清淡如水

钱三强,钱三强和何泽慧之间的关系如何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东汉历史:戚宦之争事件背景及起因 戚宦之争的历史影响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