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作特色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像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蜡烛写作特色,希望对大家顺利学习本课有帮助!

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例如第22段中“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第26段“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等等,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为什么她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能够不顾自己的生死去掩埋那位素不相识的烈士呢?从文中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作特色】

来源:中考频道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课文结构

《白杨礼赞》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是白杨礼赞课文结构,希望对大家学习本文有帮...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课文结构,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作者简介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茅盾作为初中阶段很重要的作者,大家是否了解呢?快来看看白杨礼赞作者简介吧!一、作者资...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作者简介,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沪教版语文上册白杨礼赞课文讲解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下面是语文网整...

八年级沪教版语文上册白杨礼赞课文讲解,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春望作者简介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杜甫是大家在初中阶段接触最多的诗人,那么大家对于杜甫了解多少呢?快来看看春望作者简介吧!一、基...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春望作者简介,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鲁教版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重点字词

云南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学习《云南的歌会》大家一定要了解作者,快来看看...

八年级鲁教版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重点字词,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作者简介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学习《云南的歌会》大家一定要了解作者,...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作者简介,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云南的歌会课文解读

云南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还没掌握本课的同学,快来看看云南的歌会课文解读吧!课...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云南的歌会课文解读,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作者简介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那么大家对于作者的了解有多少呢?蜡烛作者简介为大家奉上,希望对大家学习了解本课知识有帮助。人物...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作者简介,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作特色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像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作特色,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蜡烛全文解读

《蜡烛》的背景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蜡烛重点字词,希望对大家顺利学...

八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蜡烛全文解读,初中语文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新高考-中考频道-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作特色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