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新学期伊始,首都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们自主研发了德育、书法、朗诵、国学、艺术创作、科学探索、日语、红色歌曲传唱、口风琴、葫芦丝、尤克里里等十余种小学课后服务课程,以“菜单式”服务为北京、河北、广东等地11所小学,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减”服务,覆盖2400余名小学生。学校形成了“课程研发-师资培训-课程讲授-课后反思”一体化的“双减”志愿者管理模式,将志愿服务与教师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实习紧密衔接,实现了以“双减”为契机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反哺。
“双减”服务打破时空限制,三省九校学生同上一节课后服务课。来自珠海横琴子期实验小学、阜平八一学校、阜平东城铺学校、北京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密云石城中心小学和新城子小学、延庆珍珠泉中心小学、延庆千家店中心小学和宝山镇中心小学等9所小学高年级的342名同学,在初等教育学院师范生张旭瑞、孙霄晗带领下进入网络情景课堂,从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到教室、从八十四年前的游击队战斗时刻到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学科融合视角为孩子们带来新鲜的课后服务体验。该课程是学校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初教院共同研发,融合音乐、书法、美术教育的“与美同行”云课程,将于每周四15:30走进小学云课堂。学校副校长李小娟听课指导,并鼓励师范生进一步发挥专业所学,在服务“双减”中提升综合素养。
“双减”课程避免课内课后“两张皮”,初等教育学院与七一小学联手“破难题”。初等教育学院师范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小学一线骨干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针对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在书写、朗诵、写作、创作方面不同发展需求,研发了覆盖1800余名学生的“最美”系列课程,指导小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后服务课程的游戏与体验,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画好画,大学生有成长,小学生有收获,高校与小学携手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度融合。
“双减”课程多样态发展,“菜单式”课程吸引小学生主动选课。初等教育学院联合外国语学院,为八一学校小学部、七一小学的同学们研发开设了10门不同种类的课后服务“选修课”,近300名小学生积极选课。从革命英雄小故事、小语种课程、小乐器练习等“小”、“微”主题切入,撬动儿童爱国、爱校、爱艺术、爱生活的人生大主题。学院邀请多位一线教研员、市区骨干教师、高校教师为参与授课的师范生培训及打磨课程,以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吸引儿童选课、上课、爱上课后服务。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教、文、理、艺”多学科多院系资源优势,通过寒假跨校云课程项目、课后服务支持行动云课程、高校与小学深度合作等方式,多措并举激发了师范生立志从教、锻炼能力的热情,也以大学师生的课程研发与教学实践助力中小学“双减”工作的内生活力,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实践育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