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招生专业计划
备注:学校招生专业名称、招生计划数、专业代码、收费标准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四川省招生考试报(合订本)》和物价局最终审核统一公布为准。
院校简介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于2018年5月通过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学校借鉴省内相关高校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现代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努力打造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产业衔接紧密的职业学院,成为四川省重要的高新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学校办学现状
(一)学校建设情况
学校规划土地面积总计8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6万㎡。目前校园一期占地面积400余亩,建设面积为19.6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教学楼、科研楼、孵化楼、学生宿舍、实训楼、体育运动场已完成投入使用。图书馆、体育馆、目前已经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学校一期计划教学实训设施总投入1.5亿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已投入使用。图书馆首批购置纸质图书8.8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智慧校园网络系统全覆盖,建有高速的、可扩展的校园信息化网络。
(二)学校办学情况
学校目前已申办了20个专业,39个专业方向。现有教职工47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3人,博士2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10人,双师型教师79人,专兼职辅导员80人,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学院今年在校学历教育学生已达到了12000多人。
二、学校办学特色
(一)发展目标
围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专业,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进国际教育体系,形成开放的办学格局,建立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足天府新区,面向四川,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专业设置有特色
为落实学校“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书院理念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前瞻性,根据新职业设置新专业,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国家战略规划作指引,以新工科为重点,围绕“云物大智”建设核心专业群,对标区域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特色
以国际CDIO 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新方法培养新人才。探索“双主体”、“双场景”和“双职责”三大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协同共担。教师“双主体”教学和学生“双主体”上课;“双场景”是指教师和工厂资源共享。大学理论知识和工厂实际应用相互融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大学和工厂无缝对接;“双职责”主要是指教师和师傅任务并重,教师主要为双师型教师。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实际,器重直观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倡学生在“教中学、练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对外合作交流有特色
学校和教育界同行、产业界、地方政府都开展有大量的和作与交流。校内现设有两个研究机构,眉山天信智能科技研究院和四川省城乡智慧大数据促进会,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提升学校产学研政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国内合作交流:
眉山天信智能科技研究院是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雷达研究所、四川大学国家创新园区中亚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投资机构联合成立的。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昌志是中亚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大学现代通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防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无线电波与雷达专家。研究院特聘中国工程院陈鲸院士、张锡祥院士牵头开展无人机智能管控、无人机应用技术、民用雷达、新节能环保应用技术等项目的研究、推广。
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以下简称:省大研会)系在省委政府领导下,省级各有关部门指导下,国内一流信息化大数据理论与应用专家发起组建的省级科技法人社团。学院党委书记赖廷谦作为促进会的发起人和创始者,现为四川省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会会长张小松系长江学者,国内著名的信息技术专家。省大研会将办公地点设在学校,形成以“政府+高校+市场”业务技术专家与信息化技术专家为主体,创新“支部+专家+研究”模式,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体制机制科学规范,助力“法人数字生态点、行业应用数字生态链、城乡数字生态有机体”等为内容的数字四川建设。
学校与中国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规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川大、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中国高科、中电光谷、深圳创维、英创力、科大讯飞、红帽、志超科技、摩天时代、大运汽车等企业积极合作,共建智能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搭建产学研共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
国际合作交流:
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打造区域国际合作窗口,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北欧等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或组织开展合作,开展专业合作和国际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人才引进及交流、智能制造企业及项目落地、科研项目的交流合作等。
(五)学生实习实训有特色
学校要求学生毕业具备“1+X”证书,“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极为重视。目前,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明显。
在应用技术上,和北大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互联网与社会应用科学研究及新时代新经济体战略研究。与深圳深南大道影业才联合成立深爱影业有限公司,利用二峨山开发为影视基地为契机,开展影视人才培训。
学院目前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33个,校外签约实习基地15个,与数十家家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达到每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课超过教学计划的50%,配备的实验实训室保证90%的开出率,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三、学校办学发展规划
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将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统筹推动高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途径融入天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完成政府期望的协议目的,更好为地方培养中、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区域教育文化软实力,学校的核心目标是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通过教育部高校合格验收,为升格本科职业大学做好准备。
(一)建设规划
学校规划二期建设投入资金10亿元,按照本科学院的建设标准,全面投入学校基建设施、教学科研、实习实训设施、信息化建设等,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到2025年,校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总计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纸质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种),建成地方特色鲜明的“开放的山水园林式的生态文化校园”。
(二)办学规模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终生教育、技能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形成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2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培训从业人员20000人次以上。
(三)专业建设
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以产业作指引,对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到2022年拟开办专业达到30个,形成新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健康、应用艺术四大专业群建设方向的办学格局,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0个。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走“专兼结合、内培外引”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之路,至2022年,教职工总数达到800人以上,其中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生师比控制在18:1,“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60%以上,实现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双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大力度,请知名的院士、专家教授到校工作和开展指导交流合作。
(五)国际交流建设
学校将积极打造区域国际合作窗口,建设国际留学生基地和传统文化输出基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中职、高职、国际教育现代职教体系,搭建崭新的国际交流平台。
学院将继续坚持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思想,将学院办成特色鲜明、产业衔接紧密的知名学院,建成四川省重要的高新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积极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方文化教育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