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开设的专业有:经济与金融、会计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汉藏双语师范类)、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师范)、土木工程、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学前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电子商务、药物制剂、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师范)、阿拉伯语、广播电视学、旅游管理、治安学等。
青海民族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院 | 专业 |
---|---|
经济学院 | 经济与金融 保险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管理院 | 会计学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
民族与社会学院 | 学前教育 社会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专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汉藏双语师范类) 思想政治教育 |
艺术学院 | 音乐教育 工艺美术(唐卡)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 音乐学(声乐表演、器乐演奏) 民族美术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运动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
交通学院 |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机电一体化技术 交通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交通运输 |
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全科教育) 小学教育(按语文教育培养) 应用心理学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材料物理 物理学(师范类)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藏双语师范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计算机学院 | 电子商务 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藏文信息处理方向)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药学院 | 药物制剂 药学(按藏药学培养,汉藏双语) 药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汉藏双语师范类) 应用化学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
藏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师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汉藏翻译) |
外国语学院 | 阿拉伯语 日语 英语(藏英双语) 英语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秘书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旅游管理(藏汉双语文化旅游方向) |
法学院 | 治安学 法学 法学(藏汉双语诉讼) 治安学(藏汉汉语) |
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区,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10万余名来自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385名,占在校学生的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