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高考语文满分是150分,其中作文就占到了60分,作文成绩的高低,对语文总分的影响很大。现整理了六篇高考满分作文,以期为高三学生的作文提供写作思路。
01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浙江考生
人生在世,人们大多喜欢“得”,不喜欢“失”。但现实是,得与失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 有失的地方也必定有得。在对得与失的纠结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般的得与失,然人生波澜起伏,今日之蜜糖,可能是他日之砒霜。闯王李自成挺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却在短短42天后,功败垂成。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断续实行海禁政策,自诩天朝上国,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侵略,却也让中国故步自封,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慢慢落后于他国,为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埋下祸根。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的“得”是千千万万的先辈用鲜血、汗水换来的,切不可居安思逸。
得与失既不是人生的起点,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一切得失不过是人生必经之过程。我们在高考前常听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十年寒窗的终点,也是迈入更高学府的起点,可是谁又能说,高考就是人生的起点或终点呢?漫漫一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扶择,一个扶择是一段故事的结局,也是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篇。起点也好,终点也罢,都是人生中的一段建程。人生的价值是在得与失的不断转化中才实现的。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屈原,两千多年了,他“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代的帝王,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殊不知这些都是会失去的。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得与失的更迭中不断前进,这才有了如今的盛世。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上的锁扣。所以,得时,不要扬扬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我们应该如凡高那般,抱着“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已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的信念,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
【结构分析】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 开头:(第1段) | 立足现实生活,提出观点: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
主体 层层深入,展开论述(2—4段) | ①是什么:通过对典型的“失中有得”“得后又失”的历史素材,证明“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 | |
②为什么:联系自己正在经历的高考,指出得失为什么不是起到,也不是终点,而是过程。 | ||
③怎么样: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更宏大的角度指出将得失视为过程的合理性,进而给出面对得失的建议。 | ||
结尾:(第5段) | 引用名言,重申观点,总结全文 |
◎得分点
1.层层递进,思考深入。本文按照“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思路行文,提出观点后先强调“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然后联系人生实际阑释原因,接着指出面对人生的得失,我们应该“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逻辑清晰,层层深入。
2.闪烁哲思。行文中,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闪烁着哲思光芒,如“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和结尾一段,都充满了思辨色彩。
3.素材丰富。文章所用材料由两类组成,一是名言素材,引用了《报任安书》(E国演义》等作品中的名句,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二是事实素材。从正反两个方面选用了李自成。屈原等典型素材。这些材料的运用,使论证透彻,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02
珍存纪念,追光前行
天津考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的长河中流消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光华。一个个纪念日如同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绳扣,让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让流动的时光有了精神的刻度。珍存纪念,追光前行,青春应绽放初心不改、奋勇前行的光彩。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1921年7月,我党成立了。百年来,党穿过惊涛骇浪,引领中国行稳致远。无数党员乘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追着前路的光辉勇毅前行。旧日炮火中,旧日炮火中革命先烈用清激的爱护佑山河安定,用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坚毅谋求民族独立;而今,青年党员们投身于乡村振兴,扎根农村,用劳苦耕耘托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清记住这个让中国焕然一新的党的纪念日,懂得立党为公、忠诫为民的奉献,懂得永葆初心,不忘来路的情怀,我们也必将不忘初心、接力前行。
七十余载独立自主,七十余载奋斗富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在天安门壮丽的城楼上被宣布。此后七十余载,世界人民见证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探索之路。“一-五计划”专注重工,奠定我国工业化之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则开启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下新时代,青年传承求索拼搏的精神,他们中有不计得失无畏向前的奋斗者,也有不惧困难风兩兼程的担当者。请记佳中国人民这一获得独立自主的日子,明白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意义,明白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召唤,我们也必将奋力拼搏,勇于担当。
四十多年开拓创新,九万里风鹏正举。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国火响。四十余年,勇于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传遍神州大地。乘着高铁看中国,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浪漫想象;嫦娥、天问探索浩瀚宇宙,令昔日飞天梦不再是神话空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确,使巡天逼着一千河不再是笔端豪情。现如今,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走得更加坚定。干秋伟业,圆梦今朝,记住改革开放这一因中国人敢于创新发展而留名历史的日子,坚定研究新领域的勇气,坚定开拓新境界的信念,敢于创新,逐梦远方。
日历上的淡淡墨痕赋予了时光不同的内涵,一个个纪念日让流动的历史有了的航道,让代代中华儿女有了笃行致远的精神依靠。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珍存纪念,追光前行,用昨日的光辉织就人生锦缎,用今日之奋力前行换取祖国来日的繁荣昌盛。
【结构分析】
珍存纪念 追光前行 | 开头(第1段) | 足宏观视角,提出论题,明确主题。 | |
主体:选取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三大事件展开论述(2—7段) | ①重大事件一:我党成立 | 阐明事件值得纪念的意义,呼吁新时代青年学习前辈精神,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 |
②重大事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③重大事件三:改革开放。 | |||
结尾:(第8段) | 点题,再次阐明论点 |
◎得分点
1.主意高远。开篇即点明从“国家和民族”这一宏观视角进行论述,立意高远。
2.气势恢宏。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纪念日构思行文,选取三个重要的纪念日组织材料,站在历史潮头,回顾“百年征程”,见证“七十余载独立自主”,点赞“四十多年开拓创新”,气势恢宏。
3.语言有文采。行文用词十分考究,句子对仗工整,引用巧妙,长短句结合,体现韵律美且铿锵有力,透着作者的匠心。如“千里江陵一日还”“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词的引用,非常巧妙,写出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03
吹尽狂沙始到金
上海考生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而在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即使它没有立刻为世人所认可,但经过时间的千淘万漉,其价值也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什么有些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因为这些事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而人们仍以当时落后且陈旧的思想去看待它们,由此便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凡,高的画作、海子的诗歌、哥白尼的“日心说”等都是在创造者去世之后才被人们发现价值的。普罗大众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跟上先锋们的脚步,在慢慢理解、摸索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其作品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