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办学历史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沿革图
1952年解放初期,南昌市政府余当年3月决定创办南昌市业余职工中学,招收各类工人就读,学习基础文化和技能知识;12月,南昌市政府决定筹建南昌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招收全市各类干部进修学习。
1953年2月,南昌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正式成立,时任南昌市市长张云樵兼任校长。
1958年4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指示南昌市委成立洪都大学;9月,在江西省立工业专科(江西中等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洪都大学,时任南昌市委第一书记郭光洲兼任洪都大学校长,时任南昌市市长张云樵兼任副校长;9月,南昌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改办为南昌市业余大学。
1962年5月,南昌市业余大学改名为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同年9月,洪都大学停止招生。
1963年8月,洪都大学撤销;同月,南昌市委决定在洪都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南昌中等教师进修学校,与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统一领导,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9月,南昌市教育局决定:南昌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合署办学。
1968年11月,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全部迁往清江县,并入清江“共大”。
1973年4月,江西省革委会办公室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南昌市业余大学。
1978年8月19日,南昌市委批准将南昌市业余大学改为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1月20日,南昌市委决定恢复南昌市业余大学,与南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81年5月,南昌市教师进修学院、南昌市函授学校并入南昌市业余大学,成为业大的进修部和函授部
1983年9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南昌市业余大学为基础,创办洪都职业大学。
1986年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南昌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洪都职业大学改名为南昌职业大学。
1992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南昌职业大学改名为南昌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1977年12月22日,成立了以单发喜同志为首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筹备小组。
1978年2月,创办江西师院南昌分院的教职员工27人,先后在南昌市业余大学、南昌市第十七中学、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等校址办公,正式创建江西师院南昌分院。
1984年1月11日,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江西师院南昌分院改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4月,学校向省政府和国家教育部申请筹建南昌技术师范学院,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亲自将原报告的校名“南昌技术师范学院”改定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育部下发文件规定,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坚持本科和专科两种学制并存,并确定学院归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本科院校建制,规定暂时保持专科学制,本科专业设置再按规定程序报批,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同志题写“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校名。
1987年9月,学校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首届“电子电器”本科专业学生入校;12月,国家教委发文给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确定学校“以本科为主,本、专科并存”办学,学生发展规模为3000人,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特为学校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2002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改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南昌市政府决定以南昌高专为基础,筹建南昌科技大学。
2003年,南昌市决定将南昌高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筹建南昌科技大学,并开始启动红角洲新校区建设。
2004年2月,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先后批复,将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开始筹建南昌科技大学。
2005年底,学校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通过,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6年10月,南昌高专成建制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现了两校实质性的全面融合,南昌高专成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在新校区红角洲校区办学。
200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来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被评为“优秀”水平;同年,国务院批准学校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09年,学校党委和行政在再次确定更名大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决定由筹建南昌科技大学转为筹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得到上级政府和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2010年,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同年,学校的“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开始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
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2年3月29日,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正式批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4年1月,划归省管。同年12月,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7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9年,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跻身拥有ESI前1%学科的高校行列。
2021年,被列为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院校。
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有66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
所在学院 | 专业名称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
日语 | |
翻译 | |
商务英语(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法语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音乐表演 | |
舞蹈编导 | |
软件动漫学院 | 动画 |
数字媒体艺术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音乐学 | |
虚拟现实技术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汉语国际教育 | |
广告学(含职教师范方向) | |
广播电视学 |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师范)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含职教师范方向) | |
会计学(国际会计) | |
人力资源管理 | |
管理科学 |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网络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通信与电子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人工智能 | |
物理学(师范)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物联网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方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涂料工程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建筑学(五年制)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
工程造价(含职教师范方向)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工程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药学院 | 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药学 | |
药物制剂 | |
材料与机电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化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
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电子商务(含职教师范方向) | |
物流管理 |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 |
旅游管理(含职教师范方向) | |
酒店管理(国际酒店) | |
美术学院 | 环境设计(含职教师范方向) |
视觉传达设计(含职教师范方向) | |
服装与服饰设计(含职教师范方向) | |
工艺美术(含职教师范方向) | |
动画(含职教师范方向) | |
美术学(师范)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国际教育学院 |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