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zhuanlan/hubeibk/13/'>华中师范大学</a>的校史,华中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1.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史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与1885年英国循道会在武昌开办的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

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

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

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

1909年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

1915年1月29日,文华书院首次颁授硕士学位。

私立华中大学

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美国雅礼协会、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吴德施主教寓所开会,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8月,筹建华中大学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

1924年,文化书院改名为(私立)华中大学。

1924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并入。

1927年,基督教及《圣经》相关课程被编入教学大纲。

1927年5月,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随后校长孟良佐给本应于当年6月毕业的学生寄去了毕业文凭,给5月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全部给予成绩“D”,并寄给学生本人成绩单副本。

1929年1月,五个教会的代表在武昌开会,达成为重建华中大学做出最大努力的共识。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并入华中大学。5月,再次举行会议,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在韦卓民从英格兰返回之前,孟良佐继任校长。大会表决通过学校英文名为“Central China College”。各差会就师资、财物等做出承诺。9月,华中大学重新开学。文华图书科以专科学校名义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具备了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资格。

1933年受西方经济萧条的影响,五个合作教会的拨款额削减,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发展受到制约。

1935年申请得到了四万由美国返回的庚子赔款,并得到校友、政府及中国基金会的拨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形势严峻,学校着手准备西迁。

1938年举校西迁。7月10日从武昌启程,船行五天,于15日抵达长沙;22日从长沙乘火车出发,经衡阳、东安、全州,再乘汽车抵达桂林。历时一个月余,历程千余里,9月下旬在桂林开学。日军频繁轰炸,难保师生安全,校临时执委会决定再次迁移。

1939年2月20日,师生乘汽车离开桂林,经良丰、荔浦、柳州、大塘、南宁、出境至安南、东塘、谅山,抵达河内。再踏上滇越公路,于27日下午全体抵达昆明。3月16日,乘车离开昆明转辗喜洲。5月1日,在喜洲这一边陲小镇开始了华中大学新的学期。学校仍设文学院、理学院及教育学院,在此办学近八年之久。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束的消息传至喜洲,临时执委会决定缩短假期,加快教学进度,争取尽早返回武昌,并组建了一个运输委员会,负责制定返回武昌的计划。

1946年4月17日,华中大学第一批师生由骆传芳率领出发,一周后第二批师生由黄溥率领离开喜洲,举校返回武昌。夏,全体师生安置进原华大校园临时住房,并接受政府拨款加快房屋修建。9月,开始了返回武昌后的第一学年。加入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随后,师资队伍得以充实,图书馆藏增加,办学拨款到位,校园建筑增多,学校发展势头良好。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1月1日,学校举行建校二十五周年、重建二十周年校庆纪念会。

公立华中大学

解放初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即将到来,教育事业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任务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因此,从1950年底至1951年初,全国各地开始了接收、改造各级各类旧学校和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主权的教育改造工作。基于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和改造旧教育的需要,中南军政委员会开始酝酸以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根本,在改造旧大学的基拙上,建立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经过协商和筹备,1951年8月16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正式决定,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

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0月关于“撤梢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的指令精神,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1952)教办字第3548号令中指定潘梓年为主任委员,徐悉庸、王自申为副主任委员,领导建校各项筹备工作。院

系调整中,以原公立华中大学为主体,集中了私立中华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平原师范学院,海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经过院系调整,规模不断扩大,系科逐步齐全,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呈报中央高教部,拟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定性为师范学院。同年10月24日,中央高教部批准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华中师范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原华中大学经济系、外语系并入武汉大学

1953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湖北大学的一部分并入。

1970年,中南民族学院的一部分、湖北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函授学院并入。

华中师范大学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2009年,成立研究生院(筹),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工作,201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9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所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6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成立,日本籍历史学家、汉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滨下武志担任首任院长。9月,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9月29日,参与发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9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腾讯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成功举行。9月21日,中国首个核科学计算中心在华中师范大学正式揭牌,该中心入选了当年6月份发布的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排名(Top500)和全球最节能的超算机群(TopGreen500)。10月,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是组建本科生院,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2019年1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1月,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2月27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开学工作部署网络视频会。会议宣读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决定,查道林同志任中共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3月,华中师范大学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4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公告,该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2020年不再组织专业校考,使用各省份统考成绩。5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成立。

2021年2月5日,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5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成立早期教育学院,构建0至6岁完整学前教育学科体系。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9月24日,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升”论坛在贵阳举行,华中师范大学等9所省外高水平大学与贵州省高校签署合作协议。9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获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牌匾。10月,入选教育部发布202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名单。11月,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会计。12月10日,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家庭教育学院成立大会。该校家庭教育学院由湖北省妇女联合会、湖北省教育厅与华中师范大学协同共建,拟从家长培训、资格认证、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12月30日,海南省教育厅与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华中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湖北省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应用经济学

12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2

法学

13

生物学

3

政治学

14

地理学

4

社会学

15

化学

5

马克思主义理论

16

物理学

6

教育学

17

数学

7

心理学

18

世界史

8

体育学

19

中国史

9

中国语言文学

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10

外国语言文学

21

植物保护

11

新闻传播学

22

公共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13个)

序号

博士后流动站

成立时间

序号

博士后流动站

成立时间

1

物理学

1994

8

数学

2007

2

中国语言文学

2001

9

公共管理

2009

3

中国史

2004

10

社会学

2009

4

政治学

2004

11

世界史

2012

5

教育学

2004

12

体育学

2012

6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07

13

化学

2012

7

心理学

2007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学科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绩查询 | 浙江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和合格线已发布

成绩查询 | 浙江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和合格线已发布

浙江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和合格线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考题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考题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考题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学类专业考题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学类专业考题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学类专业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复试考题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复试考题
新高考-华中师范大学-院校概况-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史,华中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