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大学的校史
1896年,四川中西学堂创办。
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年底改称四川高等学堂。
1912年,教育家蔡元培担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颁发了《大学令》、《大学教育规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史称“壬子学制”,四川高等学堂改名为四川官立高等学校,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改名为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和四川高等师范学校。
1916年,四川官立高等学校将师生及一切经费、校产、图书、设备,转入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改名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并称全国六大高师。据民国教育部1918年统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高师,名列第二,全年经费数名列第四。
1925年6月,“国立成都大学”开始筹办。这是川内最早以“大学”命名的高等学校,校址设在市区中心皇城。张澜是首任“成都大学”校长。
1926年,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一分为二,原四川官立高等学校部分搬回南校场而重建国立成都大学,原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部分改建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和成都高师独立分办后,原有的教师一分为二,人才十分缺乏。
1928年,在成都南较场原四川高等学堂旧址,设“成都大学”理学院及理预科。
1929年下半年,国立成都大学由皇城全部迁至南较场新校址,分文、理、法三院及预科、理预科。
2.成都大学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项;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5项。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教育专业认证;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4]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师职业道德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都学院—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四川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画、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自动化
四川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自动化、土木工程、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
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市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四川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图形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师口语、护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学、包装设计、计算机网络(双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出纳实务、畜产品加工学、动画创作、英语视听说、学前教育学科学研究方法、学生领导力、音乐基础与作品欣赏、国学经典导论、生理学
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动画创作、音乐基础与作品欣赏
四川省精品开放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动画创作、计算机网络、畜产品加工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科学研究方法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前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动画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有”幼儿教师培养综合改革、“主辅+特长”培养模式下多科适应的全科小学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