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史
华东化工学院
1952年7月,根据全国高等工业学校院系调整方案,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建华东化工学院。
1952年8月11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主持召开关于学校创建工作的座谈会,会上宣布:①学校定名为“华东化工学院”,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成,校址位于上海市江湾平昌街(今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②成立由以上各合并学校化工系主任、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代表组成的建校筹备小组(后改称建校委员会),并请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各派一名代表参加,邵家麟、苏元复为负责人,筹备小组暂在大同大学办公,受华东区高校院系调整委员会领导;③有关系科的设置的事宜。8月12日,建校筹备小组在大同大学召开第一次会议;13日,各组成员赴同济大学理学院作实地察看;14日,各组正式开始办公。暑假期间,除了五校化工系师生外,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教师也调入学校工作。另外还有大同大学职工整建制调来学校工作。9月23日,上级任命余仁同志为华东化工学院政治辅导处主任(后担任学校首任党委书记),负责党的有关工作。10月起,系、专业教研组、教学小组、实验室相继成立。至10月下旬,注册教职工272人,各校转来学生449人,新招学生272人。
1952年10月25日,华东化工学院成立暨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在江湾校址举行,并确定10月25日为校庆日;校名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舒同亲笔题写;30日,奉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华东化工学院校印正式启用。至此,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诞生。11月13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提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张江树教授为华东化工学院首任院长。11月15日,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余仁任主任委员,负责新校址选择与校舍基建工作。12月1日,张江树院长到职。建校伊始,教学科研机构设有无机物工业系、有机工业系、化工机械设计系3个系,并设5个实验室和矽酸盐工学、无机物工学、燃料化学工学、有机染料及中间体工学、化学生产机器及装备工学5个本科专业,以及玻璃、硫酸、食盐电解、皮革、工业分析5个专修科和化学师资班,还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生产机器及高等数学、物理、体育、马列主义、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13个教研组。学校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由其代表中央高等教育部负责领导。
1953年,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制药工学专业。
1953年1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高等学校党工作委员会批转同意成立华东化工学院党委会。3月,学校开始新建梅陇校区。7月24日,学校首次开始在青年教师和在读大学生中选拔留苏研究生和大学生。8月,学校工业分析专修科的师生全部并入浙江大学化工系。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学校。1953年3月,学校开始新建梅陇校区,占地610.2亩(即今徐汇校区,占地868.8亩)。7月24日,根据中央高等教育部的文件指示,学校开始外派留学生,培养专业人才和教师。8月,工业分析专修科调整去浙江大学。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学校。
1954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调干生。
1954年7月,迁址梅陇。8月,学校梅陇新校址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月28日,学校将邯郸路以北校舍全部移交给复旦大学,政法路、国权路各处地块及房产全部移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局。9月,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学校;至此,学校历经“七校”学科整合。10月,学校从江湾搬迁至梅陇。12月4日,苏联专家阿赫米托夫和威吉来校作短期讲学,这是外籍专家首次来校讲学访问。
1955年9月,根据高等教育部、卫生部和轻工业部1954年底的决定,历时数月筹备,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现称生物工程)专业在学校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也是国内最早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专业。同月起,学校全部专业按照苏联办学模式,本科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并一直执行到1966年。
1956年2月24日,苏联专家尼·米·米德维捷夫来校任教,为期一年,他是首位来校长期讲学的外籍专家。在1954~1960年间,先后有耐火材料、无机物、染料化学、矽酸盐、化工机械、制药、炼焦、化工原理、抗生素、有机化学、合成橡胶、石油加工等方面的数十位苏联专家来学校讲学和工作过,也是学校师资的组成部分,对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大帮助。
1956年7月,学校创办夜大学,设无机物工学和化学制药两个专业。同月,高等教育部实行体制改革,学校归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
1956年11月,学校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单位之一,获准首次招收化工原理、抗生素制造工学等3个专业的副博士研究生(相当于硕士研究生)。同月,学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1957年10月29日,学校与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及莫斯科化学机器制造学院建立对口联系,首次与国外进行校际合作。
至1957年底,学校专业几经调整和增设,为3个系9个专业,其中无机工业系设无机物工学、硅酸盐工学2个专业;有机工业系设燃料工学、有机染料及中间体工学、化学制药工学、抗生素制造工学、重有机合成工学5个专业;化工机械系设化工生产机器及设备、化学工程学2个专业。
195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中国科学院重有机合成研究所”(1962年划归学校后改为华东化工学院塑料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海水化学研究所”(1962年底停办)。
1958年7月17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市科技跃进展览会上,参观学校的展出部分,并赞许学校的科研成果。
1958年“大跃进”开始,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数也大幅度攀升,新增了电化学工艺学、稀有元素及扩散性元素、物理化学工程(内部称放射化工)、高分子化合物、石油及天然气开采、石油及天然气工艺学、石油及天然气机械、生产过程自动化(国内最早创建的自动化专业)、工业热能学9个本科专业,并新设3个专修科专业。同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工农预科(1961年起停招)。同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中国科学院重有机合成研究所”(1962年划归学校后改为华东化工学院塑料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海水化学研究所”(1962年底停办)。
1960年,根据中央教育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的要求,学校继1959年成立第二无机工业系,又新增了海水化工、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化学、数学、辐射化学、放射化工机械、塑料工学、合成橡胶工学8个专业。至此,学校计有26个专业。在教育部、二机部的指示下,学校1960年起还先后承担了有关紧急任务,在有关专业中设置了“同位素分离”专门化、“萃取剂(提炼铀所需的)”专门化、“离子交换树脂(提炼铀所需的)”专门化、“菁染料合成(军用高空航拍器材)”专门化等带有一定基础理论研究和保密性质的“小规模专业”。为了保证“专门化”研究工作和办学质量,学校成立了相关研究室,如菁染料研究室、塑料研究室(由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成的重有机合成研究所改之)和物化工程研究室。之后,许多军工材料得以研制成功并应用到实际试验中去。在1962年成立的塑料研究室基础上,学校现有军工方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生产基地等。
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高等教育部。
1961年8月,马誉澄教授指导的中国第一位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李友荣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成为学校自行培养的首位研究生。同年,化工机械系下各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
1962年,朱正华等进行的“红外增感染料合成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经委、计委新产品二等奖。
1962年起,学校陆续调整、撤并有关专业至无机工业系、第二无机工业系、有机工业系、燃料工业系、化工机械系5个系15个专业,并于1964年成立基础部(数、理、化、电工、制图、俄文、体育等教研组集中旗下)和函授部。
1963年,菁染料研究室成为当时教育部直属高校18个国家级研究室之一。
1963年12月10日,教育部委托学校在上海举办第一届化学工程学校际学术讨论会。
1964年,学校有三项工业新产品获国家科委、经委、计委新产品奖:“菁染料”获二等奖,“聚酯玻璃铜”获三等奖,陶婉蓉等进行的“特种玻璃钢的研究”获三等奖。
196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三线建设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4所重要大学分校。同年5月,在四川自贡动工建设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代号“652工程”)。
截止至1965年(因“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起停止招生),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0058名,研究生101名;1956~1967年的12年间,学校毕业学生总数达7746名;教师人数从1955年的194人上升至1967年的809人。
1967年1月12日,学校校造反派组织——红旗兵团“夺权成功”,学校工作全面瘫痪。
1968年3月8日,学校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华东化工学院革命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继续搞运动。8月26日,1000多名工宣队、军宣队开进学校,继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斗、批、改”等一系列运动。196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12月26日,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同日,学校举办石油化工专业教育革命学习班(又称试点班),学制为2年。
1970年,根据周恩来总理要求上海筹建核电站的批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拟定了成立核电站建设工程(代号“728工程”)领导小组,准备以“大会战”的形式建设此项工程,华东化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发电厂等单位受命参加。“728”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经市革委会批准产生,学校由肖亮城同志出任。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跃龙化工厂、复旦大学等负责核电站的后处理系统工程研究任务。学校主要承担熔盐参数的测定、辐照试验,氟化铍、氟化锂、四氟化钍、四氟化铀的制备,活性区铀盐纯化,以及熔盐纯化工艺、设备等的研究。
1971年12月,学校首次援外,派出程继健教授赴阿尔巴尼亚任长期专家,为期10个月。
1972年4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
上海化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
1972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同时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
1973年1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和上海财经学院部分教师调入学校。
1973年秋,经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教科组批准,四川分院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3年9月,化学工程研究室与自动化教研组联合组织仿制工业控制机DJS—10A,于翌年5月试制完成,定名“745机”,此为华东化工学院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74年9月,恢复招收留学生。
1976年起,学校首台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全面投入使用;1981年和1984年,学校先后向美国公司购得两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此举为1984年5月设立电子计算机学科——计算机系打下基础。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学校一边恢复招生和教学,一边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重新走上正轨。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学校重又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学制恢复为四年。
1978年3月18日,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学校10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
1978年9月,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入学,学校共录取了61人,分别由31名导师指导,专业是:传质与分离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化工热力学、精细化工、煤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剂、工业自动化、辐射化学,这些专业后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或博士点。11月,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步伐,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委批准,学校与上海市化工局、卢湾区政府合办上海化工学院分院。
1979年上半年,学校确定要按学科设系,逐步发展成为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把学校真正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确定“宽窄并存,以宽为主,宽在基础,内容更新”的专业调整原则。
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办四川化工学院(今四川轻化工大学)。
1980年,为发展应用理科,学校在原来4个系17个专业基础上,首先从基础部新增了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1981年,在应用化学专业基础上成立了化学系,同年成立了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物理系;此举是为学校迈向多科性大学的重要标志。至1980年代中期,学校有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二系(能源化工系)、高分子材料系、无机材料系、应用化学系(精细化工系)、生物化学工程系、化工机械系、机械工程系、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科技外语系、管理工程系、计算机系、社会科学系、石油加工系、工业设计系、基础部等20个系(部),相继设立了英语、应用电子技术、工业管理工程、图书馆情报学、实验室管理、计算机软件、工业造型设计等新专业,理工结合和多科性目标初步实现。
1980年,刘馥英等研究的“水蒸气脱附的分子筛脱腊”首获国家发明奖。
1980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同月,计算机中心承担上海市高校招生各类数据处理工作,直至1990年。
1981年7月,学校党委讨论制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学校办成“以化工为特色,理工结合(也称工、理、管、文结合)、多科性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
1981年11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当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设化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4月,科技外语系迎来了改革开放后学校聘请的首位外籍教师——英籍语言专家吴玛丽。改革开放之初,国外学术使团纷纷来校访问、讲学,仅1982年学校就接待了数十批来自美国、英国、西德、加拿大、比利时、日本等西方国家高校的化学化工专家,学校还与之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和交流培养人才的意向,师生出访交流日益频繁。
1982年5月,学校与德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院签订了校际协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恢复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个校际协议。同月,学校与常州市科委、经委、计委签订了全面技术协作联合协议,建立上海高校第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
1983年4月27日,由学校牵头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请,要求由学校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联手组建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在此基础上,中国第一个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反应工程),于1987年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并开放运行至今。
1984年2月,精细化工(现称应用化学)在国内最早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工业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无机化工增补为硕士学位授予点。3月10日,学校承担的“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数据计算机处理”科研项目成果在上海市微电子技术应用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誉。6月,学校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社会科学系;同时,为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总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山东烟台、枣庄地区及上海市定向招收政治学干部专修科学员。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华东化工学院分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985年,社会科学系招收“文科生”马列主义基础本科专业,学校由此正式向文科拓展。同年,宋维端等研究的“甲醇合成塔设计新方法”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元复等研究的“转盘塔提取麻黄素”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建立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现称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首批17家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1986年,学校确定“以化工为特色,工理商文相结合,向多科性发展”的方向后,重新研究、调整了学科建设规划。1987年前后,学校通过“集团性”引进人才,创建应用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室、经济发展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等,来加强理科、商科和文科的建设力度,以及学校内部调整成立了环境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研究所、农用化学品研究所等,使“理工结合”有了实质性改变,并开始向“理、工、文、管(商)”和“理、工、农、医”多科性方向拓展。
1987年,化学工程学科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88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3年改称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5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人才辈出。
1988年10月,学校成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并列中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前三甲。同月,环境工程研究所与日本樱美林大学签订“中日环境共同研究实施计划”,这是学校首次与国外签订的合作科研计划。
1989年2月,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的历史背景下,学校与清华、浙大等部分重点工科院校首先发起筹备“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1990年招开首次研讨会,此后每年举办一次会议。
1990年2月,学校开设第二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7月,《中国著名高等院校概况丛书》中称:“华东化工学院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化工为特色的工理商文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1991年,学校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同年,程继健等进行的“硫系玻璃系列研究”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祁国珍等研究的1个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2年7月7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华东理工大学
1993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6月,分析测试中心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考核,成为上海及华东地区高校中首家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单位。
1995年12月4日,学校接受国家教委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共同建设。
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同月,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纳入学校建制,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12月正式并入成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
1997年,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推荐中国5所著名研究单位作为美国公司在华开展合作研究对象,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入选的化学工程研究单位。
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华东理工大学。
1998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将环境评价中心、安全评价中心及工程设计研究院等三家校内机构整体纳入技术转移中心,并系统开展体系架构与制度建设;2001年被教育部、原国家经贸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六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学校承办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校女子乒乓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参赛,囊括女子单打等4枚金牌。11月,学校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联办首届IMBA班。
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学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
2003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
2004年4月,学校开始建设奉贤新校。9月,学校首次招收国防生;同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药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先后成立。
2005年7月,学校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12月,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建立。
2006年2月,学校首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11月,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2007年,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同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8月15日,金山校区转制成立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山科技园。
2008年4月,教高函[2008]8号文件通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5月,学校在体育系基础上成立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专业学院。7月,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9月,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汶川视察上海社会工作服务团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社工站,称赞:“华理的社工做得好!”。10月,学校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09年9月,学校招收首届EMBA。10月,学校成立中国首个工程教育学系。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月,学校与常熟市签约共建华东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4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等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起成立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
2012年4月5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六院院士钱煦来校演讲,受聘华理名誉教授,并为华理60周年校庆题词:“集七校精英创建华东,庆六秩华诞卓越理工”。11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诺丁汉高等科学院成立,由学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共建。12月,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成立。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和奉贤区联合共建的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11月,学校与苏州高新区签署建设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12月,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美国ABET(工程与教育认证机构)认证。
2014年4月,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成为国内第七所通过此项认证的高校。10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12月,涂善东等研究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11月,学校增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成功,成为国内首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
2016年10月,学校携手申能集团成立国内首个能源大数据研究中心。11月,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两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月,被上海市教委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月,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落户华理。
2018年1月,获北京永真基金会2000万捐赠,成立国内首个社工专业与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建立的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学校与青岛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华东理工大学绿色化工与智能安全创新研究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学校和罗马尼亚锡比乌卢西恩·布拉加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这是学校在海外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首个中国与罗马尼亚共建的商学院。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7月,学校与山西大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华东理工大学大同研究院。
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学校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签约创办国内首个工程管理硕士(MEM)双学位项目。7月,学校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签约共建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与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9月,学校联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及多位经济学者设立“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同年,学校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合作创建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0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1年1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
2021年7月26日,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学位博士点。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9月,华东理工大学正式组建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为率先以“碳中和”定名未来技术学院的高校之一。
2021年10月30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11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产、学、研等各方资源的高效整合及优势互补,打造科技攻关平台和产业开发的技术高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2021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对外宣布,正式成立物理学院,加快在基础学科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布局。
办学条件
二、华东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0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8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化学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材料学(二级学科,培育)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酵工程、环境工程、农药学、社会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高峰学科(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I类高峰学科)、化学(II类高峰学科)、设计学(IV高峰学科)、环境与生态(IV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IV高峰学科)
“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与药物发现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生物材料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微生物药物的高效“智”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创新引智基地、石油化工行业智能优化制造创新引智基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化学、药学、社会学、植物保护、数学、生物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数学、药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农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体育人文社会学、食品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社会工作、会计、艺术、金融、翻译、药学、工程管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