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
1、2021届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为88.11%。
2、2020届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
根据院校官网数据可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0年度就业率为84.01%。
3、2019届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就业率为86.16%。
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办学理念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38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70余人次。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71项、横向科研项目25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含科技冬奥专项)7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5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7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体育成人教育学刊》为湖北省优秀期刊、武汉大学版核心期刊。
学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201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四十年来,培养输送和在籍的学生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上共获得金牌155枚、银牌38枚、铜牌42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金牌98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金牌521枚、银牌209枚、铜牌204枚。培养出了张香花、杨威、程菲、吕会会等一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竞技体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空手道协会培训学院。积极开展同国(境)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7个,在校学生近500人。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学生短期实习实训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现有各类长短期在校留学生近100人。此外,学校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流体育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运动项目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