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理工大学的校史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长春地质勘探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开设地质测量及找矿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系,建校当年即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1551人,10月10日正式开学,专业学制4年。
1957年,重庆大学地质系勘探专业二年级全体学生迁入学校。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举办地质类函授教育。
1962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各专业学制改为五年。
1965年8月,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三系包括放射性矿产地质和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2个专业、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全部转入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6年。
1969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
1972年,开始招收三年制普通班大学生。到1976年止,先后招收5届大学生3073名。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招生794名。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9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
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至此,学校已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1984年,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6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0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成都地质学院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属于联合型实验室。
199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建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3年,经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同年12月,经地矿部正式批复确定为部属重点高校。
1995年,学校获得博士生导师自审权。
1996年,学校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长期稳定合作办学协议书,标志着学校与地方政府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7年,学校与四川省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建立了“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掀开了学校与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历史。
1997年,学校本部建立了第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始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
1998年,根据国家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招生并轨并扩大规模招生。
1998年,地矿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了共建成都理工学院的协议。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申报试点省级研究生院获得成功。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评价。
2008年,学校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重点作用,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嘉奖。
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同年,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项目。同年12月,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共建四川大学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双一流”高校。同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2020年5月,成都理工大学首批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6月,成都理工大学相平衡与盐卤化工教研组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7月,学校首批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同年,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正式开始招生。
2021年1月,成都理工大学当选第一届宜宾市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
2021年7月26日,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8月,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名单。
2021年9月,东郊艺术区管委会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双方在人才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成都理工大学入选。
2022年1月,安恒信息与成都理工大学举行安恒星火奖学金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未来,安恒信息将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开展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课题研究,联手打造网络安全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二、成都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4门。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资源勘查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地质与岩土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探槽工程布设及采样编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强辐射剂量计算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于VR技术的剧场舞台表演空间认知与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质工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核资源勘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工业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建筑学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深层地下卤水吸附提锂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夯土建筑更新改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采矿权价值评估与决策虚拟仿真实验、露天矿山配矿过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斜坡灾害土工离心模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VR技术的剧场舞台表演空间认知与体验虚拟仿真项目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地矿勘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应用与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石油天然气地质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8个):资源环境地质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学类工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核技术与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信息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名单不全):土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首批高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遗产型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专业: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化工与制药、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英语、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会计学、建筑学、广播电视编导、园林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峨眉山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环境与土木工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球科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地球科学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地球物理理科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