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秋天
【名句】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出处】
唐刘禹锡《秋兴二首》(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注】
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了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也有的变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说明】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最后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作者当时43岁,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写秋天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转为赞颂秋天的美好,抒发了其豁达乐观的情怀。
【赏析】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这两句写秋景,一反前人写秋色必然萧索的传统。秋高气爽,金风送来明净的秋天,山是亮丽的,水是清澈的,就算夜里有了清霜,也是为秋色增添一抹亮色。树叶虽然变黄了,但丝毫不减它的美丽。浅黄是令人温暖的颜色,带给人一种安详与宁静。也有的叶子成了火红色,像春天的红花一样热烈,但并不张扬炫耀,在黄色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明艳。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秋的本色,显示其特色,并没有萧瑟之气,流露出的是闲适恬淡的情韵,带给人的是祥和沉静的美。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