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学院创办于1951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理、经、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江蜿蜒经于其西,青龙山苍然卧于其东;校园面积逾 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1亿余元,图书馆藏书逾130多万册,宽带网络遍布校园每个角落。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9个,硕士点12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有11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部;截至2005年3月,全日制在校学生达16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80余人, 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教授及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0余人。中国工程院郑皆连院士、韩其为院士是我校特聘教授;唐伯明教授、易志坚教授、刘忠教授、周志祥教授、王平义教授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此外,学校还拥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科技英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等省部级专家120余人次;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在内的1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教学质量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01年,学校首批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结论为“良好”。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8年超过95;200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办学 53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在内的四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春晖计划”项目、“十#8226五”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以及国家人文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地方科技项目800多项;2004年,学校科研及技术服务总经费达1亿余元。承接了三峡枢纽工程、长江嘉陵江河道整治、万县长江大桥、成渝高速公路、重庆两江滨江路工程等国家和地方重大交通建设工程的科研、设计和施工监控任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0余项。公开发行3种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钱伟长院士任主编、学校主办的《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是SCI和EI的收录期刊,以中、英文版向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重庆交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堪萨斯大学、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越南河内大学等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自 2004年开始面向世界各国招收留学生。
学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目前,重庆交通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紧紧抓住教育大发展、交通大建设、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力以赴申报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和申请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交通学院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社会;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科学研究,保持交通特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高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重庆交通学院
高校代码:10618
所在省市:重庆
学校地址:重庆市南岸七公里
联系电话:023-62802651
学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