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有高尚情操和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音乐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及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在中学或相关教育机构从事音乐教学、学科研究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师资力量雄厚。音乐学专业是山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始建于1973年,多年来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深厚的办学底蕴。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8人,青年教师在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完善,教学成果突出。音乐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门,获批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等省、市厅级以上课题60余项;教师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泰山文艺奖、高校音乐舞蹈师生基本功比赛等省级奖项30余项。培养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奖50余项。
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好,就业前景广阔。音乐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省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音乐表演专业
专业简介
学制四年,本科,艺术学学士。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舞蹈)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学习与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胜任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表演、文化宣传、文化管理工作,具备表演、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专业教学目标明确,实践育人体系完善。音乐表演专业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多年来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目标,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校内学科各方向间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确立了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专业(舞台)实践教学、综合(社会)实践教学组成的“三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每学年除在校内进行大量的艺术社团排练、专业舞台实践外,还定期组织学生走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中小学,宣传推广高雅艺术、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极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学科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音乐表演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博士4人,是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拥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三五”重点学科,获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等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0多项,本专业与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多国高等学府联合办学,学生有机会获得国外就读机会,拓宽国际视野。
教学成果突出,成绩优良。多年来,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山东省音乐师生基本功大赛等专业赛事中取得50多项优异成绩,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不断涌现出独立音乐人、音乐管理以及成功自主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舞蹈学专业
专业简介
非师范类学制四年本科艺术学学士,文理兼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掌握扎实的舞蹈表演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舞蹈基础教学以及舞蹈理论研究能力。具有将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结合运用的能力,能够在舞蹈演出团体、新闻媒体、中小学、舞蹈教育等机构和部门从事舞蹈表演教学、艺术管理、舞蹈评论及科研等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实际工作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学科。
课程设置多样,满足学生未来多种发展需求。我院舞蹈学专业主要课程在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创、剧目和中外舞蹈史论、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等传统教学课程基础上结合本院丰富的教师与地域资源,另开设有德州地域舞蹈、基础乐理、基础钢琴等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就业时所需要的多种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就业选择。我院还特聘有韩国舞蹈专业教授开设韩国古格力、长鼓舞、珍岛鼓舞等韩国传统舞蹈课程,全面拓展学生的身体语言。
教学成果丰富。舞蹈专业学生多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山东省音乐师生基本功、市厅级舞蹈大赛中等专业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拥有校级精品课程一门以及多部原创作品。
美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
专业简介
师范类,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植根德州,面向山东,致力于培养热爱中学教育事业、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美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美术学科教学能力、美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熟悉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能够在中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美术教学及相关教育工作的骨干教师。
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在专业上,勇于走出去,把握机会,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展览和相关的比赛,在山东省高校美术院系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山东省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等展赛中屡获佳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实践活动,实现了技法与理论的结合和转化,为毕业走向社会起到了磨练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近些年多次成功举办“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培训项目。
在“以赛促教、以展带学”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校生在各方面皆取得骄人成绩,在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中既有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画家,又有执教于各高校的学者、教授,更多的则是服务于基层教育的辛勤园丁与各级企事业的骨干美术人员。高成才率已经成为美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在省内本科院校同专业中已成为佼佼者。
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
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可到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岗位工作,并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将“创新精神”作为一种倡导与要求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注重教学课题的实践性环节,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师把实践设计项目纳入正式教学课程的课题之一。本专业拥有大量对口的企业实习基地,为该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大力支持。工程技术型课程教学都有相关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装饰工程造价与管理”等课程则完全转移到企业中进行教学。
据2014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2014-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显示,环境设计专业在全国484个同专业中排名第14位,水平评价五星级。专业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多年来保持100%。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
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可到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在专业设计领域、中小企业、传播机构、企业市场部门、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突出学科特色,满足区域经济之所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以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主题,有针对性地教学、服务。着力培养知识面宽、基本功扎实、个性鲜明、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艺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质量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近10家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学生工作踏实,专业技术过硬,能够很好的与公司的同事配合,工作成绩出色,满意率达100%。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
专业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1976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目前连续培养毕业生已达17届;现有在校生625人,2022年拟招生180人。毕业生分布在山东省及省外部分地区,主要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和企事业单位的运动训练与管理工作,现在大多数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已成为行业骨干力量。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健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练、赛、评”,全面提升体育职业技能。围绕“三精通两胜任”中学骨干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区教体局、中小学共建了“体育创新工作室”,2020年与泰山体育集团共建泰山体育产业学院,2021年与山东体育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专业简介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较早招收本专业的传统院校之一。相继建设有山东省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山东省体育职业能力研究与实践基地。专业全面推进深造率和高质量就业率并重的现代应用教育体系,着眼于培养学历和技能并重的适应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成为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设施较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健全、实习基地条件较优越、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本科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深造率、就业率、教师资格通过率、国职资格通过率,以及参加国职技能、健身健美、创新创业等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较大突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学专业
专业简介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建于1971年,2000年开始本科教育。作为德州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一代代物理人的努力下,经过五十一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知能”型中学物理骨干教师为目标,按照“强基础、重技能”的人才培养原则,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基础,为山东省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2010年,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22年,专业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通过优化整合,已经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教学团队。专业有28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山东省优青1名。2009年,“量子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另外,聘请11名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线中学老师为兼职教授和兼职老师。近五年,专业获批教改研究项目16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11项,出版教材6部,教研论文23篇,教学类获奖4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1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就业质量高,近五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物理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大多数成为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中学校长;有的成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在30%左右,每年有多名学习优秀的学子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继续深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始于1994年电子信息专科专业,2001年开设本科专业,是一门应用电子、信息与通讯、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本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紧密结合新一代技术革命的需求,聚焦在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与信息融合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方向上,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电子通讯领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宽口径、基础知识厚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
多年来,本专业积淀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现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2人,博士18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3人。近三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批横纵向课题15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PCT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成果转化4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4项。拥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实践平台,为本科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本专业始终把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德技双馨”人才作为目标,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学习与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项58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部级22项。
本专业学生知识储备雄厚、眼界和视野开阔、拥有良好的学科素质、善于主动学习、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素养,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可从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关的系统运行与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就业率达95%以上。近年来,积极地鼓励学生考研深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持续保持45%以上,并且为学生提供出国(境)实习、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等机会和资助。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立于2014年,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之一。2019年,本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德州市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校级卓越工程师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卓有成效。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兴产业政策,与青岛英谷、中兴教育公司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移动互联方向)。对准市场设方向、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行业抓就业,以毕业即就业为目标,采用“3+1”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协同就业,学习针对性强,行业前景好。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博士14人、硕士8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5%。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共计5人,德州学院“十二五”青年教学骨干、德州学院“十三五”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优青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2人,Carbon、RAA、IEEE TAP、ACES Journal等国际期刊评审专家4人。
专业教师团队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创新,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SCI一区论文近10篇、其他国际刊物EI收录等80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德州市科学技术奖2项。
专业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以大学生科技课外活动为主线,辐射社团活动月、校内外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体系。近年来,在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国家级30余项,省级奖近220项;2019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银奖1项;获批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10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2016年,以专业为核心组成的物联网专业群获得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立项建设。2018年,获批山东省电子、物联网培训基地。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德州市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校级卓越工程师专业建设项目;近三年,毕业生平均考研率近30%,就业率90%以上。
纺织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顺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植根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京津冀,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掌握服装科学基础、服装制版、服装工艺、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服装工业等相关行业与领域从事服装技术研究、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培育项目试点专业等。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8%以上,考研率平均25%左右。
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面向山东,融入京津冀,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服装艺术与技术的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服装学科基础知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能从事服装设计与制作、产品策划、流行趋势分析、服装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培育项目试点专业, 德州学院优势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等次奖100余项。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7%以上,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lCrZhYPya1mAkhBW4v7Sg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