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学院
学院简介
college introduction
城市建设学院创建于1994年,前身为建筑工程系,后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并于2020年3月份正式更名为城市建设学院。现开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三个专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现有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2%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5%。
enrollment major
01
本科招生专业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02
专科招生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001
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经过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生产、管理一线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2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等。
03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技术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一般为勘察设计院、施工企业、工程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管理企业、工程招标投标企业等企事业单位。
工程造价
专业代码:120105
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结(决)算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02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定额原理、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建设法规、BIM建模技术及其应用、工程财务、会计学基础、经济学原理、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
03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受到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结(决)算等工作,具体体现在能综合运用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能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分析;能运用BIM、工程造价软件等先进信息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专科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430301
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
主要课程
工程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03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建筑、市政等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企业就业,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项目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为就业岗位群,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业务工作。
工程造价
专业代码:440501
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致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
主要课程
建筑识图与构造、BIM建模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定额原理、建设法规、BIM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与决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案例分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03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与结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处理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等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编制工程结算,参与企业基层组织经营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运用BIM软件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能够与团队合作完成工程投标报价的各项工作。
建筑室内设计
专业代码:440106
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江西省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和娴熟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完成建筑室内设计全过程的工作,具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
02
主要课程
建筑室内设计、艺术造型训练、建筑室内设计制图、建筑简史、建筑室内设计基础、建筑空间表现技法、建筑装饰CAD应用、建筑装饰材料、住宅室内设计、建筑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3ds Max辅助设计、Photoshop辅助设计、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室内装饰工程概预算、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建筑装饰营销实务、BIM建模技术应用。
03
就业方向
主要服务于各大、中、小型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事务所、室内设计事务所、装饰装修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规划等部门,从事室内空间(家居空间、公共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展示空间、旅游空间)及园林景观、建筑外观装饰设计、效果图制作、工程施工管理及相关教育等工作。
师资力量
teachers level
宋军伟
城市建设学院院长
武汉大学博士、教授
南昌大学硕导,“南昌市绿色节能建筑知识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九三学社江西科技学院委员会副主委,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学术团体委员及学术期刊《新材料》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2项,课题总经费达220万元,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授权专利8项,转让专利两项,科技成果转让一项,参编标准一部。积极参政议政,撰写了《江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南昌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研究》及《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政策议案提交给政府部门。
主持完成了“废弃铜矿渣、尾矿粉及石粉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中的关键应用技术”科研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铜矿渣粉、铜尾矿粉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应用于江西、湖北、浙江等省多个地市的30多个工程,节支1.117 亿,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获奖情况:
1、“石粉及铜矿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20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2、2021年学生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江西省赛银奖。
3、江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大赛中建筑CAD比赛获一等奖。
4、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二等奖。
5、基于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陈辉
博士、副教授
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多项,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与应用,发表EI检索论文10余篇,获批专利6项,主持省级课题多项。
罗雪萍
硕士、副教授
主持或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多篇,参编教材2部;《江西民办高校招生困境成因与改革发展研究报告》成果获得第六届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朱街禄
博士、副教授
主持江西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完成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3项,江西省科协决策咨询项目1项,第一作者在国内权威期刊《建筑材料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方华
硕士、副教授
2017年获江西科技学院课堂设计比赛“二等奖”,2018年获江西科技学院“教学质量二等奖”、江西科技学院“十佳教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江西科技学院“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江西科技学院年度考核“先进个人”,2021年获江西科技学院“师德标兵”称号。参与编写教材3部,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授权4项发明专利,10余项发明专利公布,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
周艳华
硕士,副教授
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多篇,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主编教材2部。
李香兰
硕士,副教授
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多篇,主编教材一部。研究方向: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获批专利8项。
学生风采
student mien
1. 小平小道
2.图书馆志愿活动
3.结构大赛
4. 篮球比赛
5.晨曦杯辩论赛
6.拔河比赛
7.创意集市义卖
8. 12.9大合唱
软硬件设施
hardware and software
城市建设学院设有土工、建筑材料、土木工程设计、造价、工程测量、结构工程、工程招投标等实验室,面积达1500㎡,实验仪器设备1326台(件),固定资产800余万。拥有微型计算机近300余台,配备广厦结构设计软件、广联达造价软件、广联达工程招投标软件、浩辰CAD软件、BIM软件等正版软件,依托实验中心,2010年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荣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014年获批“土木工程检测与设计实验中心”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和“南昌市材料研究与结构检测重点实验室”。为我院的校内实践教学及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优秀学长学姐寄语
senior schoolmates
陆崇赞
1.2020-2021年国家奖学金
2.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3.2021年第七届“互联网+”国家级铜奖
4.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省级三等奖
5.2021年全国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
6.2021年致远杯江西省“一等奖”
7.2021年第二届志愿服务知识竞赛江西省“二等奖”
8.20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获“优秀奖”
9.2022年发表发明专利《一种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10.2021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外溅防扬尘搅拌装置》
11.2021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土木工程岩土取样机机械装置》
12.2021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提醒功能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13.2021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土木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
14.2021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土木工程桥墩隔温结构》
15.2021年发表论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排水的优化方案》于《江西建材》
16.2021年发表论文《基于“借光计划”含情怀旧物资源及绿色环保的意义与前景》于《经济管理》
17.2021年发表论文《职业教育转型下的施工组织设计实训教学改革探究》于《教育研究》
18.2020年发表论文《赣南地区土坯房改造研究》于《住宅与房地产》
19.2020年发表论文《浅析土木工程专业招生现状及建议》于《山西建筑》
20.2021年发表计算机软著《二手市场产品借光智慧服务系统》
21.2020年获校“三好学生标兵”
22.2019年获校“三好学生标兵”
23.2018年获校“最佳进步奖”
24.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活动”荣誉证书
寄语:首先对即将入学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来到了一所令人兴奋,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大学,江西科技学院会给予大家广阔的平台、广泛的机会和足够的支持,能够扩展你们的经验和技能,并成就你们的未来。
在最美好的年纪选择在江科奋斗,是承蒙岁月关怀,这是时光的馈赠,也是我们可以坚持的信念。步步皆为人生,步步皆为青春。所以请享受在江科的时光,希望你们把疫情大考中获得的人生历练,转化为今后战胜困难、应对考验的无穷力量,开启一场青春的逆行,让大学生活成为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愿学弟学妹们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不久的将来既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共回首!
陈博
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
2.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3.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具人气奖
4.江西科技学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特等奖
5.江西科技学院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优秀奖
6.2019-2020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7.2021年度院级“创新之星”
8.发明授权《一种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9.发明公开《用于防止混凝土离析的混凝土浇注装置及使用方法》
10.发明公开《一种水库底泥中重金属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11.发明公开《一种砂浆流变特性监测用装置》12.发明公开《一种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13.发明公开《用于模拟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的算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1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简易光催化降解反应装置》
15.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提醒功能的光催化反应装置》16.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利用光催化降解污水的设备》1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光能利用率光催化反应器》1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元水滑石光催化多孔水泥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寄语:大学可以枯燥无味、碌碌无为,也可以丰富多彩、闪闪发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在自己短暂的大学生涯,努力地去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郭俊伟
1.发明授权《一种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2.发明公开《用于防止混凝土离析的混凝土浇注装置及使用方法》3.发明公开《一种砂浆流变特性监测用装置》4.发明公开《一种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设备》5.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提醒功能的光催化反应装置》6.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简易光催化降解反应装置》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利用光催化降解污水的设备》8.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光能利用率光催化反应器》9.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连墙杆》10.实用新型专利《透水混凝土的生产成型装置》11.省刊论文《浅析土木工程专业招生现状及建议》12.省刊论文《赣南地区土坯房改造研究》
13.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4.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15.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6.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荣获最具人气奖
17.2018-2019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18.2019年第三节党的知识竞赛中评为“先进工作者”19.2022年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大学毕业生20.2019年校级“三好学生”21.2019-2020年度校级“三好学生标兵”22.2020年度评为“优秀共青团员”23.2018年度评为“优秀学生干部”24.2018-2019年度院级辩论赛第二名
寄语:大学时光稍纵即逝,在学习之路上我们会遇见许多岔路,每一次的选择都会改变人生。尚处大学的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尊重每次选择,接受每次选择给我们带来的福祸旦夕。老话和俗语流传下来总是有道理的。希望大家可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联系方式
contact details
专业咨询电话:0791-88136823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MBNi7TeIpMdrs0jCtmCpeg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