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淮丨阴丨师丨范丨学丨院丨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坚守朴实 追求崇高
01
院长寄语
“未来能否被预见?”,物理帮你认识世界,授你万物之理,突破认知局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移动通信、移动互联、图像识别、机器人控制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实现人际互联,持续改变人类生活。电类专业携历史使命,搭“摩尔定律”,呼风唤雨,顺潮流而昌。淮师物电学院60多年勠力同心,砥砺前行,邀您破题未来!
——院长:陈贵宾
02
学院概况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物理学(师范)、物理学(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口单招)等4个本科专业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学院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物理师资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子信息、电气工程、仪器仪表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物理学专业2019年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6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专业,共同成立“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将成为淮安地区应用技术型本科深度办学示范基地,努力打造成省级或国家级示范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产教融合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在“物理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淮阴师范学院荣膺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入围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夺得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首。
学院教师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1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60多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25项,市厅级及横向项目62项,32项科研成果获中国中国稀土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物理学会优秀成果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学院教学科研团队情况
学院建有江苏省现代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学感测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淮安市现代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安市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淮安市低维物理与光电技术院士工作站、淮安市微纳光学成像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另外,建有理论物理和电子与信息技术两个校级研究所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创新实验室。
学院设有物理系、光电信息系、电气与测控技术系,两个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实验中心面积1万余平方米。
学院一贯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曾多次获全国一、二等奖和江苏赛区一等奖。学院团委被评为省“基层团建示范点”、省“五四红旗团委”,多个班级获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毕业生升研率、就业率均位居学校前列。学院多个班级获得市、校“周恩来班”和“周恩来班提名奖”。近五年,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8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二区以上23篇),授权专利(含软著)81件。
学院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在学校年度综合考核中201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在三年一次的党建德育评估中2012年和2015年被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03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18人(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25人,博士41人。1人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师奖”,4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入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人才计划(学术技术领军人才2人)。8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校院级“教学标兵”。
01
向上滑动阅览
朱汉清教授
朱汉清,男,1963年8月出生,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电磁理论、计算电磁学、天线理论与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2000年至2001年应邀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进行学术访问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EI收录18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曾获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02
向上滑动阅览
崔元顺教授
崔元顺,男,二级教授,全国《电动力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副理事长,淮安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大学物理》期刊(第七届)编委;东北师大、苏州大学、延边大学、南京师大、江苏师大硕士生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现江苏师大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淮阴师范学院第一届和第二届党委委员、物理系(现物电学院)系主任,历任教务处处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等职。
主讲《电动力学》、《电磁学》等课程。作为带头人的“理论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9年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主持建设的《电动力学》、《电磁学》课程分别于2008年、2010年获江苏省“精品课程”,主持建设的成人高等教育《电动力学》课程于2007年评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主持建设的“物理学特色专业”首批建设点于2005年通过省级验收并授牌。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等,2000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学校首届“教学标兵”、首届“教学名师”。主编、主审并出版高校教材2部。
主要从事高等电磁理论、介观物理、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等项目20余项;在《Phys. Rev. A》、《Opt. Express》、《Europhys. Lett.》、《Eur. J. Phys》、《Proceedings of SPIE》、《Chin. Phys.》、《物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等刊物收录摘引,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奖项30余项。担任《Mod. Phys. Lett.》、《物理学报》、《光子学报》等刊物审稿人,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物理学”学术带头人。
03
向上滑动阅览
周平教授
周平,男,教授,工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院学术带头人。现从事计算电磁学、微波器件设计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在《Applied physics A》、《Optical Engineering》、《电波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近20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多项。多项成果先后获淮安市科技进步奖、优秀发明专利、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04
向上滑动阅览
俞阿龙教授
俞阿龙,男,二级教授。东南大学工学博士,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现代检测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在《lnt.J.SensorNetwork》《JournalofAdvancementsinComputingTechnology》《仪器仪表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收录的有2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国家星火计划1项;主持完成省产学研前瞻性研究项目1项;主持省高校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主持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研究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淮安市科技项目2项,参与淮安市科技项目10多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3项。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多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其中1部获省精品教材和重点出版教材。获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1项,获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1等奖2项;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项,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5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获淮阴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0多项;是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目前已指导硕士研究生24名。2002年获江苏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2008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12年获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领军人才培养人选;2012年获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校产学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次;2009年获院级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校教学名师奖。同时还担任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理事,淮安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淮安市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等社会兼职。
05
向上滑动阅览
陈贵宾教授
陈贵宾,男,理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14年)、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信息功能材料设计与器件制备”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淮安市“十百千”第三层次人才培养人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7年);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淮安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先后在Nano Lett.、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Semicond. Sci. Technol.、物理学报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以主要申请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10项获授权,6项为第一申请人)。主讲课程《固体物理学》获校优秀重点课程,《光学教程》课件获校多媒体课件竞赛奖,获评学校院级“教学标兵”,先后多次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等荣誉。
06
向上滑动阅览
李晓薇教授
李晓薇,女,教授。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第二层次)。主要从事“超导隧道结及混杂系统中输运性质”等课题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在《Phy. Rev. B》、《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Chinese Physics B》、《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物理学报》、《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刊出论文30余篇,其中近20篇论文被SCI收录,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淮阴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次。
07
向上滑动阅览
王之国教授
王之国,男,物电学院教授,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兼职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曾任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中国物理学会成员,江苏省知识产权专家数据库成员,江苏省紫金科技呼叫中心专家、淮安市科技专家信息库成员。担任物电学院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多次主讲《大学物理》、《力学》、《原子物理学》等课程,主持建设学校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成教),主持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主要从事碳汇计量检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凝聚态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在《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Chin. Phys. B》《物理学报》等中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检索,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奖项多项。主持国家星火计划及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课题多项,是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理论物理”教学团队等集体核心组成员。
曾获淮阴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被评为“淮阴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校“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校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
08
向上滑动阅览
华正和教授
华正和,1971年12月12日生,江苏沭阳人,理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电学院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学者,江苏省物理学会会员。2009年度获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自筹项目《SmCo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09KJD430004)》。2010年度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二等)《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低温合成纳米金属、合金》。在《Nanaotechnology》、《J. Magn. Magn. Mater.》、《Nanoscale Res.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一作论文10余篇,曾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09
向上滑动阅览
孙红兵教授
孙红兵,男,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智能监测与诊断、智能传感器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先后在《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传感技术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先后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多项成果获淮阴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先后获淮阴师范学院科技服务地方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
10
向上滑动阅览
贾建明教授
贾建明,男,教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低维纳米体系结构、物性及器件性能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0年10月--2011年7月赴台湾中山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2014年8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学研究。已在Carbon、Phys. Rev. B、Nanotechnology、Appl. Phys. Lett.等学术刊物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相关成果被Nature Nanotech.、Appl. Phys. Lett.、Phys. Rev. B、J. Phys. Chem. C等主流期刊他引70多次,担任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美国)特约审稿人。先后获得“研究生创新奖特等奖”、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淮阴师范学院系级“教学标兵”、“优秀班主任”。
11
向上滑动阅览
翟章印教授
翟章印,男,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的设计与性能研究。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9月--12月赴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进行访问学习,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香港大学访学研究。目前已在Appl. Phys. Lett.、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等学术刊物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先后获得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淮安市优秀发明专利奖、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指导学生获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三等奖等。
12
向上滑动阅览
邓庆明教授
邓庆明,男,理学博士。2012年至2016年就职于莱布尼兹固态物理研究所(IFW,Dresden),导师为Alexey Popov。2016年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Gotthard Seifert。随后在丹麦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导师:Tejs Vegge)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直从事碳纳米材料(其中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和相关体系的理论与计算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欧盟玛丽居里基金等科研项目。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mall、Nanoscale、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10篇,一区文章16篇。
13
向上滑动阅览
郁华玲教授
郁华玲,1975年5月10日生,江苏沭阳人,理学博士,博士后,淮阴师范学院物电学院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铁磁层中由邻近效应引起的三重态超导性及其超导性和铁磁性共存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0847132)。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20余篇。
14
向上滑动阅览
陈华宝教授
陈华宝,1963年生,江苏海安人,理学学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现代检测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建设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项、市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1项、校企合作研发项目9项;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科技进步奖1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 项、赛区一等奖3项。
15
向上滑动阅览
江成教授
江成,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12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学院访问学者,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腔光机械系统中的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已在Phys. Rev. A, Opt. Express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30411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3041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3KJB140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0593)各一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874170)一项。工作以来先后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淮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淮阴师范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次,淮阴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等。
16
向上滑动阅览
李清波教授
李清波,1982年12月生,山东聊城人,工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盐城市“科技副总”。第五届江苏省通信学会无线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淮安市计量测试协会副秘书长,淮安市电子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6项;先后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微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数据通信技术》负责人;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获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教职工优秀发明专利奖、市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发明专利奖9项。
17
向上滑动阅览
葛恒清教授
葛恒清,1973年7月生,江苏沭阳人,民建会员,工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江苏省科技服务“百优人才”,江苏省技术转移经纪人,淮安市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17年);淮安市人工智能学会监事。主要从事智能优化与控制、智能检测与机器视觉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厅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厅市级项目7项;先后在《APPLIED SCIENCES-BASEL》、《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先后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淮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18
向上滑动阅览
张佳教授
张佳,1985年12月20日生,河北石家庄人,工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物理学会会员,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14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BK20140456)资助,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 51602117)资助。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SCI科研学术论文50余篇。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指导学生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国家三等奖,指导学生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江苏省“团队优秀毕业论文”1项;获校“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04
学科专业
01
物理学(师范)
专业定位
立足苏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致力于培养富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先进的物理学教育理念、全面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具有教育创新意识、沟通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物理教师。物理学专业2019年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毕业去向
本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读研、省、市、县重点中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方向符合物理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质量一直都比较高。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也具有在物理探测技术、新能源物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适合在科技、环保、教育、政府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另一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 ,该专业学生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02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核心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工程实践特点,具备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行业中从事现代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研发、检测调试、组装部署维护、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并能通过自我学习能胜任其他相关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产教融合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毕业去向
本学生毕业后可在ICT领域的相关企业从事现代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规划、维护优化、设备安装调试、生产检测、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产品与服务营销、移动互联产品设计与系统开发、运营服务管理嵌入式系统软件编程、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与部署、后台系统优化及管理、服务器搭建与管理等岗位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0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现代移动互联技术的专业核心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工程实践特点,具备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ICT行业中从事移动互联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检测调试、部署维护、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并能通过自我学习能胜任其他相关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中从事智能硬件方面的产品设计、软硬件开发、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毕业去向一般为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显示和应用的相关企业,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 “立足地方,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电气工程及其相关技术领域快速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电气装备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或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并通过自我学习能胜任其他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毕业去向一般为各类发电厂、供配电部门以及电气设备、电力系统需要维护与管理的企业,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05
杰出校友
“
从物电学院起航的部分杰出校友
”
01
祝世宁,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现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顾问专家等职。研究成果三次获中国基础研究年度十大新闻,2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第三)所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02
徐春祥,教授、博士、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6年毕业于淮阴师专物理系,1991年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博士学位,此后曾工作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为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长期从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特别微纳激光、生物传感等国际前沿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等科研项目与课题20余项。在Adv. Mater., ACS Nano, Laser & Photon. Rev.等刊物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相关结果已被引用4000余篇次,参编英文专著一部,申请专利授权40余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
03
张元贵,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勤政廉政好干部,淮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原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物理高级、特级教师。
04
吴长华,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现淮阴师范学院),在物理专业学习,曾任77级物理二班班长,物理系学生会主席。
1981年初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底调往南京,先后在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师专、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工作。从1986年起先后担任南京师专、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是政协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4年初退休。
05
詹佑邦,男,广东东莞人,1947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院物理系,后留校任教。曾担任淮阴师范学院院长(2000年3月~2008年12月)、教授(二级)、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担任江苏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淮安市物理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曾获"曾宪梓教师奖"(1994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8年)等奖励和称号。从事高校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A, Euro-physics Letters, Physics Letters A, Optics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上发表量子光学及量子信息等领域学术论文(被SCI收录)70余篇,主编、参编高师院校《热学》、《普通物理》等教材多部。其中研究成果有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得淮安(淮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以及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06
王保林,男,1957年3月出生,江苏涟水人,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1月淮阴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9月至1987年1月在苏州大学物理系核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班,1998年9月至2002年1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研究,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日本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访问研究,日本文部省纳米前瞻性项目特别研究员。1993年任淮阴师范学院物理系副主任、副书记(主持工作),1997年系主任,2000年至2002年任教务处长。2003年起任淮阴工学院副院长,2008年12月起任盐城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起任南京师范大学正校级调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团簇物理学与纳米科学,从事低维纳米系统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目。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Appl .Phys. Lett.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00余次。
1992、1996年两次获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7年获得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2000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省333工程第三层次,2003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五),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7年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科技领军人才),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2013年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07
王辉,男,1958年11月出生,江苏省宿迁人。1981年7月毕业于淮阴师范物理系,1986年获杭州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四川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级巡视员,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光学学会监事长。主要从事三维显示信息理论和技术以及数字化全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承担1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Opt.exp.、App. Op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被SCI录40多篇,出版专、编著3部,获浙江省科技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多件。培养博士、硕士30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贴等荣誉。
08
骆冬青,1964年生,江苏沭阳人。1980年9月—1983年6月,就读于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1987年9月就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1999年9月起,攻读文艺学博士,2002年6月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重点在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等方面。在“政治美学”、“汉字美学”,以及“红学”、诗词学、写作学等方面,有一定研究。兼任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学术著作有:《形而放学:美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艺之敌》(商务印书馆)、《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中华书局)等。
09
张洪刚,1961 年生,江苏灌南人。1978 年 11 月 -1981 年 7 月,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专科学校物理专业。1992 年 12 月 -1994 年 3 月,华能淮阴电厂宣传科副科长兼团委副书记;1994 年 3 月- 1997 年 7 月,华能淮阴电厂厂长助理;1997 年 7 月- 2000 年 6 月,就读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工程硕士。1997 年 7 月- 2006 年 3 月,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电厂)副总经理(副厂长)、党委委员;2006 年 3 月 -2009 年 4 月,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 ( 电厂 ) 党委书记;2009 年 3 月 -2012 年 5月,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 ( 电厂 ) 总经理 ( 厂长 )、党委委员;2012 年 5 月 -2012 年 6 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2015 年 2 月 -2015 年 3 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分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工会主席;2015 年 3 月 -2015 年 5 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分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总法律顾问;2016 年 6 月 -2017 年 1 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分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兼山西分公司党组;2017 年 1 月 - 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分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6
毕业生风采
“
近年来部分优秀毕业生风采
”
刘艺(2019届优秀毕业生、2017年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链接:http://news.hytc.edu.cn/yxdt/wd/2018-04-10/32530.html
陆寅(2020届优秀毕业生,2018年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链接:https://eee.hytc.edu.cn/info/1046/3132.htm
侯睿媛(2021届优秀毕业生,2019年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链接:https://eee.hytc.edu.cn/info/1046/4651.htm
李秋硕(2022届优秀毕业生,2020年校大学生创新之星)
链接:https://eee.hytc.edu.cn/info/1046/4641.htm
黄冉(2022届优秀毕业生,2021年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链接:https://eee.hytc.edu.cn/info/1046/6112.htm
07
学生活动
“
学院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包括创新创业竞赛、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校友分享会等各类活动,此外,多样精彩的校园活动也丰富了大学生活。
”
01.竞赛荣誉
翔宇校友分享会(淮安市团委书记何喆作为优秀校友代表与会)
02.
校园活动
祝世宁等校友
回淮师传经送宝
优秀校友分享会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团日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
专业社团活动
文娱活动
文娱活动
END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HpFfUXkcZ8V3urh22HvYg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