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学生资助咨询电话:0756-7796298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对象及主要申请条件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5.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6.二年级(含)以上学生; 7.成绩要求: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10%)的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没有进入前10%,但达到前30%(含30%)的学生,须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申请时须提交详细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须经学校审核盖章确认。 | 全国共奖励6万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5.评审学年度学习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不低于班级或同专业总人数前50%; 6.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 7.二年级(含)以上学生。 | 约占大二大三在校生人数的4.5% | ||
国家助学金 | 每生每年2000-4000元,分为2-3档,原则上人均不低于人均3300元/年,具体标准根据当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人数确定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 6.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 在校生15% (一等,2%; 二等10%;三等3%) | ||
国家助学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在户籍所在县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缴纳学费。入学后,学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 | 无限制 | ||
地方政府资助 | 广东省大学新生资助 | 每人不超过6000元 | 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生源考入我校且已入学的全日制专科新生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 5.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缴纳第一学年学费且没有获得生源地政府学费资助的新生。特别是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 (1)孤残学生或烈士子女,无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亲友接济或自己勤工助学的; (2)优抚对象子女,家庭经济收入低微的; (3)农村五保户子女、城乡低保家庭子女; (4)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6.同时满足其他专项资助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选择资助金额最高的政策,多项政策不同时重复享受。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 每生每年10000元 |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户籍并在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 | 专科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本科生一次性资助15000元 | 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新入学残疾人本专业大学生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退役士兵教育培训资助 | 每人每年7000元 | 退役一年以内考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 | 根据实际入学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 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 |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继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镇(乡)及一下基层工作满一年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 | 退费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和特殊教育12000元) | 符合《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的实施办法》(粤教师〔2018〕9号)基本条件和范围的毕业生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学校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一等临时困难补助3000元; 二等临时困难补助2000元; 三等临时困难补助1000元; 同一学年受助学生获得临时困难补助总额不超过6000元。 | 1.家庭突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造成家庭困难,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 2.突遇父母双亡,或者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无劳动能力和固定收入,本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 3.父母突患重特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失去工作和经济来源的; 4.本人突患重特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产生的医药费数额较大,家庭经济无力负担的; 5.其他特殊情况导致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需要补助的。 | 无限制 |
校内奖学金 | “广科之星”综合奖励 | 一等奖10000元; 二等奖8000元; 三等奖6000元; |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无缺考。诚实守信,无考试舞弊; 3.表现优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学院年级排名前20%,或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含团体奖项)且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学院年级排名前30%,同时获得校内单项奖励; 4.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身心素质良好。 | 全校200名(一等30名,二等60名,三等110名) | |
特别贡献奖 | 每年每人10000元 |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无缺考。诚实守信,无考试舞弊。表现优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学院年级排名前50%; 4.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优秀;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身心素质良好。 | 全校不超过6名 | ||
优秀新生奖学金 | 一等奖奖励20000元; 二等奖奖励10000元; 三等奖奖励5000元; | (一)申请对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普高统招”);广东省3+证书考试(以下简称“3+证书”)、依据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和自主招生(含中职免试),并且第一志愿(平行一志愿认定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被学校录取且按时入学报到注册的新生。 以上各项不含本校外各教学点学生。 (二)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道德品质优良; 3.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等方面突出。 4.奖学金名额分配原则: 首先按当年预算安排确定非免试新生奖励总名额,并按照每个类别新生在全校报到总人数(省外新生按一种类别处理)中的占比来确定各类新生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具体名额; 5.奖学金人员确定原则:各类别在三个等级中的名额确定后,按以下原则确定奖学金获得者; (1)广东省普通统考文、理科,学考文、理科和3+证书考进我校,按投档分排位从高到低确定获奖名单; (2)通过自主招生考进我校,技能考试合格,文化综合素质考试(包括面向普通高中的“文化素质”考试以及面向中职、现代学徒制的“综合文化知识”考试)考进我校,按考分从高到低(含同分点)确定获奖名单; (3)广东省普通统考美术、体育和学考美术、体育考进我校,按投档分排位从高到低确定获奖名单; (4)广东省外新生按2020年省普通统考用卷分类在三个等级中确定名额,按投档分从高到低(含同分点)确定获奖名单; 全国I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适用地区:甘肃、吉林、辽宁、新疆、重庆; 全国Ⅲ卷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占当年奖励人数的20%,30%和50% | ||
创新创业奖学金 | 一等奖2000元/人; 二等奖1000元/人; 三等奖600元/人; | 资助对象:在珠海市西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在孵学生以及参与广科创新创业精英班学习的学生,并在自主创业、创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1.主要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未受学校纪律处分; (3)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2.具体条件: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加分项计分规则表》(附件3)中任意一条即可申报。 | 一等奖6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每学期评选创新创业奖学金个人不超过56名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最高70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21元; |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2.学有余力,能利用课余时间上岗,成绩合格; 3.学生本人生活俭朴,身体状况良好; 4.除部分临时岗位有特殊需求外原则上应当是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约500个岗位 | ||
注:各普通高校需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资助项目,调整完善每个资助项目的具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