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土学府 奋进赣师!赣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传统,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守正创新、在紧扣发展脉搏中担当作为,以争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总抓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加快建设区域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即日起,特推出“我们的学院”专题,让广大新生和社会各界全方位了解学校各教学学院特色与人才培养质量,凝聚筑梦追梦圆梦的青春力量,共同奏响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华彩乐章!
本期带您走进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历史沿革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59年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理化科
1964年设为物理科
1985年设为赣南师范学院物理系
2003年改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2006年改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6年设为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历经60余年风雨,已发展成集物理、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为一体,师范和非师范并举的理工科学院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电子信息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物理学是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四星级本科专业点;电子信息工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三。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好、教学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4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1人,有10余位教师荣获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教学科研
学院拥有江西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稀土材料及应用研究中心、先进显示技术与材料研发中心等省级、校级教学和科研平台。学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显示技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等方向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
近五年,学院科研成果丰硕,科研经费充足,共获省级自然科学奖2项,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SCI一区、二区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科研总经费1600多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质量得到不断提升,《量子力学》《模拟电路》《电路分析》《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课程为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光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为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批《科技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工科电子类课程教学》等2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曾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余人。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教风学风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5篇。学生科技作品连年在全国、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2020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综合设计大赛中一等奖数量、获奖数量、团体总分均全省第一,在2020年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大赛中团体总分全省第三,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专题赛团体总分全省第一。
学院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过硬,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应届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超30%,先后有8名应届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培养了赣南苏区近70%的中学物理教师。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黄才发,“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范建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水鉴、庄席福,文昌发射场通信站技术室副主任廖振宇,全国优秀校长廖志平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97-8393668
学院官网网址:http://wdxy.gnnu.edu.cn/
金秋九月
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与你相约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