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与你相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01
学院简介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由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1986年的襄樊职业大学化工系和1984年的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理化系于1998年组建而成,至今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专业设置#
学院现开办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五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湖北省高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建设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专业。
#基层组织#
学院现设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系,拥有“汽车用环保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食品高新技术研究”2个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有“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新能源与环境功能材料”“传统发酵食品”“农药活性小分子合成”“淀粉质健康食品加工科技创新团队”等6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现有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组织1个。建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专业教学团队,“食品工程与工艺”“食品营养与化学” “食品安全与检测”“精细化工”“化工工艺”5个课程群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学管理人员6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0人,副教授19人,讲师17人;博士39人,硕士13人,学士4人。教师中,有湖北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湖北省产业教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4人,校级教学标兵3人。硕士生导师26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5人。学院聘请了1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隆中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常年聘请20多位大型企业技术专家为产业教授、兼职导师。
#学科建设#
学院现拥有“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食品科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考生。
“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学科群,是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为支撑学科,现设有特色发酵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特色农林健康食品创制与产业化推广、生物活性组分与膳食功效评价、食品产地环境生态修复与安全检测四个学科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现设有传统发酵食品、淀粉与谷物食品、特色植物与果蔬功能性食品三个学科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现设有汽车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绿色化工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精细化工中间体及药物研发应用、环境化学及资源循环利用四个学科方向。
“食品新型工业化”学科群,是湖北文理学院“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群。目前设有淀粉及谷物食品、传统发酵食品、畜禽产品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特色植物与果蔬功能性食品、农林生物质工程技术、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工业信息化技术七个方向。
#科学研究#
近5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纵向横向课题170余项,其中省级、国家级项目40多项;获批科研经费近2500万;发表高质量论文274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转化专利20余项,7项成果通过省级验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4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
#平台建设#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0余平米,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0台(套),各类仪器设备配置齐全。
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配料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分中心:蛋品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学院分中心。
建有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
建有5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湖北省镍和镍基合金新材料生产技术研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精细化学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酚醛树脂改性及应用研发中心、湖北省蔬菜生态种植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生物质气化技术研发中心。
建有5个市厅级平台:乳酸菌生物技术与工程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工程与汽车纳米材料襄阳市重点实验室、襄阳市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创新平台、襄阳市油菜籽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襄阳市木瓜膳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有20多个产教融合基地: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了20多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和基地。
#人才培养#
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800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已毕业硕士生21人(含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学院积极构建“融通”的学院文化,践行“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将思政教育与创新训练有机结合,把党小组建在团队,形成了“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本领提升、服务社会”的思政教育模式。
近5年来,“‘三师协同’全面落实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卓越工程师的食品类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专任教师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建成《食品营养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成《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成或立项建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主持完成各类教研项目25项,其中省级7项。学生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100项,5个学生创新团队获获得团中央表彰。学院考研录取率连续18年全校第一,其中2018年达到35%。
#02
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开办于2009年,是湖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类(2019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培养计划(2016年),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专业试点(2013年),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主要培养能够胜任一线食品生产管理、食品产品初级研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名称:
1、食品科学与工程
2、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制:4年
学费:每人每年4000元
选考要求:
1、高考“3 3”模式省份:首选科目为物理,2、再选科目为生物或化学
高考“3 1 2”模式省份: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生物或化学
#专业基本情况#
现有专任教师27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9名,博士20名,湖北省“楚天学子”1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产业教授”1名,省级“三区人才”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5名,省级“院士专家企业行”入选专家2名,省级“科技副总”1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5人。
现有《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食品营养学》2门省级一流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三师协同”、“双证通融”教学改革成果分别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拥有“食品配料”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平台,“乳酸菌生物技术与工程”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厅级平台。学生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研究生录取率达到30%。
专业仪器设备齐全,价值达3000多万。“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省级“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省级“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学科群,是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与医药”专硕点,面向全国招生。拥有“食品高新技术研究”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植物资源研究开发”“传统发酵食品”“淀粉质健康食品加工科技创新团队”等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项,授权转化发明专利25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
#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检测分析、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在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局、畜牧局、疾控中心等行政或事业单位就业;或在大型食品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或产品研发工作。
#主要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安全与毒理学、食品原料与营养学、工程制图及 CAD、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原料与营养学、食品安全与毒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学、食品加工安全控制与监督、食品工艺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
#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开办于2000年,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博士23人(含在读),硕士生导师16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2人,湖北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
学制:4年
学费:每人每年4000元
选考要求:
1、高考“3 3”模式省份: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
2、高考“3 1 2”模式省份: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
#专业基本情况#
本专业是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专业,“《无机化学》规范化建设与改革”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三师协同’全面落实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积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创新训练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3年,学生发表论文50余篇,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余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余项,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第一。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现有“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汽车用环保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新能源与环境功能材料”、“农药活性小分子合成”等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湖北省酚醛树脂改性及应用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镍和镍基合金新材料生产技术研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精细化学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物质工程与汽车纳米材料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市级科研平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工程、精细化工与化工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研发与检测及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现代化工工程环保安全意识,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化工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医药和军工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设备管理、设备设计、技术攻关、工艺改造、产品销售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宽口径、适应性强的特点。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及 CAD、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安全与环保、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分离工程。
#03
师生创新风采
传统发酵食品团队
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
图1Levilactobacillus tujiaeHBUAS51241T(A)和Secundilactobacillus angeliiHBUAS51383T(B)新物种的基因组比较圈图
图2Levilactobacillus tujiaeHBUAS51241T(A)和Secundilactobacillus angeliiHBUAS51383T(B)新物种的电镜图
传统发酵食品团队再次发现并命名两个乳酸杆菌新物种
图1襄阳和恩施地区老年人肠道来源双歧杆菌的系统进化树
图2基于6个基因座位的437株长双歧杆菌的最小生成树(A)和BURST groups (BGs)聚类分析(B)
传统发酵食品团队完成襄阳地区老年人肠道细菌多样性及其长双歧杆菌分离株进化研究
湖北文理学院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成立于2014年,以食品学科平台为依托,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60余项,考研录取率达到80%,“校长奖学金”获得者5名,“中国电信天翼奖学金”获得者2名,团队曾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等荣誉。2022年荣获“湖北文理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指导老师:郭壮、王玉荣、侯强川、赵慧君、张振东)
鄂西北植物资源研究中心
“科普助菌梦,食化先锋行”
科普志愿服务团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北文理学院鄂西北植物资源研究中心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普助菌梦,食化先锋行”科普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依托学院科研平台,积极开展植物内生功能菌株和特色食用菌研究,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各类项目30余项,横向到账经费近500万元,鉴定和登记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20余项,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项,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近200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含转化)20余项,NCBI登记基因序列51条。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互联网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学创杯”等A类竞赛中取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近100项。
(指导老师:余海忠、隋哲、田朋姣)
“电化学储能材料”创新团队
X-Power团队
X-Power团队在国际Chem-E-Car竞赛中荣获“the best video(最佳视频奖)”(仅有一名)和“performance competition(性能比赛)第四名”两项大奖(指导老师:肖作安副教授、占丹副教授)
X-Power团队获奖作品
“电化学储能材料”创新团队(肖作安副教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该团队近年来始终坚持基础理论研究,近两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完成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完成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逐渐成为我校工程学科建设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
"精细化工与药物设计"创新团队
"精细化工与药物设计"创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任志林副教授和本科生邱继莹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平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湖北文理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
精细化工与药物设计研究团队是学院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之一。近年来,该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坚持理论创新, 2019年以来先后完成企校合作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10篇,授权并转化中国发明专利4项,团队支撑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湖北文理学院首届啤酒文化节
#04
优秀毕业生
刘晓庆
刘晓庆,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611班学生,曾任学院学习部部长。在校期间,荣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优秀学生奖学金三次,创新创业奖学金。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本科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最终考取武汉轻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廖敏健
廖敏健,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611班学生,曾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社联秘书处部长等职务。大学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优秀学生奖学金三次,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最终考取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王在旭
王在旭,男,中共预备党员,湖北襄阳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711班学生。曾任班级心理委员,院心健部部长、院学生会主席等职务。曾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创新类)”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二等奖”、“三好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先进个人”、 “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组织者”等荣誉。最终考取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国佳
李国佳,女,中共党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711班学生。连续三年获得院二等奖学金,曾获“三好学生”称号,湖北省实验技能大赛第二名。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英语六级。最终考取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魏冰倩
魏冰倩,女,共青团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均位于前列,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曾获校级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全国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先后参与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大学期间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且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最终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蔡翔宇
蔡翔宇,男,共青团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级学生,曾任学院体育部部长。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四年总成绩排名第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第一。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回天奖学金等荣誉。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共两项,湖北省翻译大赛三等奖等省级奖项两项,全国化工大赛二等奖。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翻译大赛、亿学杯英语词王挑战赛、钉钉杯英文写作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最终考取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官网:
http://shxy.hbuas.edu.cn
2022级新生群:74401636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