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出自唐代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香脸半开娇旖旎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当庭际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玉人浴出新妆洗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出自唐代郑谷的《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出自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出自明代王象春的《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庆清朝·禁幄低张》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出自两汉的《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出自哪里_作者是谁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出自唐代李颀的《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