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忆王孙·春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宋代〕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人不忍听闻。眼看又即将到黄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注释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像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忆王孙·春词问答

问:《忆王孙·春词》的作者是谁?
答:忆王孙·春词的作者是李重元
问:忆王孙·春词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忆王孙·春词是宋代的作品
问:忆王孙·春词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萋萋芳草忆王孙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萋萋芳草忆王孙 出自 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
问:萋萋芳草忆王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萋萋芳草忆王孙 的下一句是 柳外楼高空断魂。
问:出自李重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重元名句大全

忆王孙·春词赏析

就其所用词语看,全词所用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仅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描写了一个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为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词终而趋于封闭的心态特征。此词起笔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轻飘扬到天尽头了。这一句,情与景都呈现出一种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来,场景收束为田间路头杨柳、柳外高楼。继而,在杜鹃声声中,将到黄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再次收束为小院梨花带春雨。最后,螟色入庭院,场景收束为一个无言深闭门的近镜头。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将最后回到常日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由景生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束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准确地表现了古代妇女那种内向型的心态。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以锤炼字句为能,因为可以看见词中选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诗词中反复出现过,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象本身就有很强的美的“张力”,足以调动人们的生活文化积累,从而帮助读者想象美丽的意境。比如,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这些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传唱,已具有一触即发、闻声响应的高度感发能力。即以“柳”而论,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到韦庄的“无情是台城柳”,从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缕柳丝寄寓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愁绪啊!人们读到这个字,就会随着各自的文化积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忧怨。再如“芳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那无处不在的芳草,承载了游子思妇的无穷相思。

这首词中的其他意象也大多具有这种美的联想性。因此,当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性的画面。于是人们在熟悉中发现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无限。

读这样的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宋词三百首】《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及翻译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满江红·写怀原文,满江红·写怀赏析,满江红·写怀,满江红·写怀注释,满江红·写怀译文

【宋词三百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赏析及翻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

【宋词三百首】《三五七言 / 秋风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 秋风词原文,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三五七言 / 秋风词,三五七言 / 秋风词注释,三五七言 / 秋风词译文

【宋词三百首】《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赏析及翻译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译文

【宋词三百首】《唐多令·惜别》原文赏析及翻译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唐多令·惜别原文,唐多令·惜别赏析,唐多令·惜别,唐多令·惜别注释,唐多令·惜别译文

【宋词三百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赏析及翻译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注释,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译文

【宋词三百首】《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赏析及翻译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注释,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译文

【宋词三百首】《虞美人·听雨》原文赏析及翻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原文,虞美人·听雨赏析,虞美人·听雨,虞美人·听雨注释,虞美人·听雨译文

【宋词三百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原文赏析及翻译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原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赏析,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注释,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译文

【宋词三百首】《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原文赏析及翻译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原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赏析,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注释,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译文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宋词三百首】《忆王孙·春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