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即将开启,不光“准大学生们”开心,骗子们也开始忙碌起来。请各位同学特别注意防范网络诈骗,学院不会通过群聊等其他方式收缴学费,也不会委托个人收取学费。准新生们一定要“擦亮眼”,增强防范通信诈骗辨别能力,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任何话术,不要轻易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不要轻易同意陌生人的邀请加入任何群聊!
为防止同学们陷入骗子的圈套
小编整理了一份防诈骗指南
帮助各位同学了解
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手段
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手段一:利用校园贷
诈骗者以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等所谓优惠政策为诱饵骗取新生信任实施诈骗。主要手段有:一是骗取个人信息,代替大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取到贷款后消失;二是帮助大学生办理贷款后,冒用其身份继续贷款;三是以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等为借口,反复诱导贷款大学生汇款。
相关案例:
学生刘某说:“我即将步入大学,想贷款2万元做点事情,在QQ群里看到的信息说他们可以贷款。于是就联系他们去到新捷数码,他们给我办理了4个手机分期,分期的金额一共是2.25万元,但是他们只给了我1.9万元的现金。我感觉被坑了,第二天就去找他们,但是他们说就是那个意思。我说我要报警,他们却说,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既然敢做也不怕我去报警。”
防诈指南:
要以学业为重,积累知识;要建立文明理性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要坚决抵制使用“不良校园贷”,不轻易使用校园贷。对于一些临时性资金需求应当向家人或者学院进行求助,对涉嫌校园贷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发举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手段二:助学金、助学贷款诈骗
多年来,不少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入学新生有资格申请国家某项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已经转入银行,并以领取贫困补助为由,让受害人毫无防备地跟着骗子的指导将卡中存款汇入其指定的账户上,从而完成诈骗。
相关案例:
小杨同学今年考取了南昌的一所大学,近日,他的父亲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小杨同学可以享受政府的助学金。小杨家经济条件不好,读高中时还享受了学校的助学贷款,所以,小杨相信了对方说的话。随后,对方在电话里头告诉了他一个五位数的编码,要求他把账户的钱全部转过去,才能把所谓的助学金返还,小杨没多加思索,按照对方的指示,独自到银行的取款机上去汇钱了。当小杨要求对方返钱时,对方却不接电话了,小杨方知上当受骗,一万七千多元的学费就这样被骗走。
防诈指南:
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院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
手段三:冒充公检法或学校人员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或学校人员,以银行卡出现问题、退还学费、发放助学金、缴费等为由,对学生及家长实施诈骗。在转账汇款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使个人信息泄露。
相关案例:
位于上海嘉定的某高校新生张某接到一自称是辅导员“王老师”打来的电话,对方准确叫出张某的姓名和身份。“王老师”称自己要给学校某领导送钱,因不方便以自己名义打款,希望通过张姓学生的银行卡转账2万元,到时再给他转过来,因辅导员确实姓王,张某信以为真立即转账。
防诈指南:
各位新生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再三向有关部门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在不能确认对方身份或怀疑对方诈骗时,要立即报警。
手段四:网络诈骗
网购方便快捷,开学时不少新同学会选择网购生活用品,这时非法分子会冒充客服,谎称其购买的货物有问题需要退款,并让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QQ或支付宝,以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账户异常无法到账、需要提高信用额度等借口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贷款。
相关案例:
2022年3月28日,某高校学生申某某报警称:当天下午4时30分,申某某在网站上购物,与对方商量好价格后,对方就给申某某发了一个链接让其在此链接内付款,付款后发现与其平常付款方式不同,被骗4900元。
防诈指南:
新生网购时需要选择正确的渠道,确认方式真实无误后,再进行操作,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钱财是关键,切勿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手段五:利用兼职诈骗
此类诈骗有两种情形最为常见,也是迫切希望获得经济自由的新生最容易上当受骗的,请大家一定要提防。一是黑心中介打着给你介绍兼职的由头收取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中介费,收钱以后就会跑路;二是找你兼职刷单,这种兼职一定不能做,不仅违反法律,还有很大风险,个人垫付的刷单资金很可能会被骗走。
相关案例:
2022年5月18日,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接到咨询电话,来电者是在校大学生刘同学。经了解得知,近期,刘同学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兼职群,群主组织学生们通过兼职刷单来赚取“零花钱”。刚开始刷的几单均顺利完成任务并获取了小额佣金,尝到甜头后,刘同学对此刷单平台深信不疑,并准备“大干一场”。由于囊中羞涩无法承受“大单”的任务费用,刘同学只得去找父母借钱,母亲听到她的描述后,告诉她可能是诈骗。不相信事实的刘同学在母亲的再三要求下,拨打了当地反诈中心的电话咨询。民警了解此情况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刷单诈骗,马上制止了刘同学在刷单平台上的操作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反诈骗宣传教育。最后,成功帮助刘同学挽回损失1.6万余元。
防诈指南: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好友”,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网址、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一定要谨记不转账、不汇款、不充值,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三思而后行。
手段六:假冒学校人员诈骗
刚刚开学,校园周围较为混乱,一些骗子利用新生们不熟悉校园环境、学校管理规定,冒充老师、老乡、学长学姐等身份,假意亲近,骗取信任。然后开始出售生活、学习用品方面的伪劣产品以此牟利或者是以介绍校园卡优惠等名义来骗取钱财。
相关案例:
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论坛上贴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名女性正在跟食堂的大学新生搭讪,而她身边的一位男性在四处张望,他们自称学长学姐实则是一些机构雇佣的营销人员,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新生们适应大学生活,而是企图说服新生们消费购买课程。他们套取新生的联系方式,邀请新生参与他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你交钱报课。
防诈指南:
希望各位新生都要有勇敢向推销说“不”的能力,买东西最好到学院正规的超市购买物品,办卡到正规营业厅办理。要特别注意过于热情地想要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因为你面前的那个陌生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
温馨提示:
1.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集“诈骗预警、快速举报诈骗、防诈反骗知识学习”等于一身的一款防范通信网络诈骗的专用软件。为提高防范通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请还未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的萌新朋友们尽快安装使用!
2.出门前记得确保手机电量充足,要确保通信畅通。安全到达目的地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家人,如果途中有突发情况,要及时联系家长及老师。
3.再次提醒,请同学们加入各系官方QQ群,请勿加入各类非官方QQ群或微信群。请大家认真辨别,如有问题可在各系官方群进行咨询认证,谨防上当受骗。
开学千万课,防诈第一课
在期待新学期美好生活的同时
也要提升自己的防诈意识
一定要注意自身和财产安全
九月
我们农商见!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