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对于很多的高中生来说,学好高中历史也是非常的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学好高中历史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南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王权与教权

第13课 王权与教权

知道:

1. 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756年,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的基础,使教会掌握部分世俗权力;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统治带上“君权神授”的光环。

2. 11世纪末,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的主教授职权之争趋于白热化。1077年,亨利四世迫于国内形势,只得俯首屈服,亲赴意大利北部教皇驻地卡诺莎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始得觐见。格列高利七世同意回复其教籍和统治权。史称“卡诺莎觐见”

卡诺莎觐见表明:教皇当时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

3. 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教皇事实上成了法国国王的人质,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阿维尼翁之囚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此后教权由盛而衰。

理解:

1. 西欧以教权与王权互相依存,互为依存为基本特点的统治形式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一阶段,从公元5世纪开始,王权与教权关系密切,各有所得。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普遍处于混乱状态,496年,克洛维受洗,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一部分;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756年,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的基础,使教会掌握部分世俗权力;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统治带上“君权神授”的光环。王权与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统治的局面逐渐形成。

第二阶段,从11世纪开始,教权权势膨胀,世俗权力软弱涣散,教会强调教权至上,王权企图限制教权势力扩张。典型事例是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主教授职权之争,导致“卡诺莎觐见”。表明教权势力不断增强。

第三阶段,从13世纪末叶开始,英法等国中央政府权力逐步加强,教权由盛而衰。阿维尼翁之囚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2. 西欧教权与王权互相争斗,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

11世纪,西欧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始终未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实际权力有限。而教皇当时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所以,当德王亨利四世抵制格列高利七世的有关命令,格列高利七世可以利用德国国内的部分大封建割据势力与中央政府的对峙,迫使亨利四世就范,导致“卡诺莎觐见”。

13世纪末叶,十字军运动以惨败而宣告结束,作为倡导者的天主教会威望骤降,教权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的中央政府权力则逐步得到加强。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取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加强王权。法王腓力四世断然软禁卜尼法斯八世。此后的阿维尼翁之囚成为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上述史实反映,西欧教权与王权力量的消长随着时代的进步,呈现王权逐渐加强,教权急剧衰落的趋势。

常见云南历史会考知识点:封建制度

1. 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扩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2.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的实际权力有限。到了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变成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很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3.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理解: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内涵、特征及其影响

背景:12世纪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国王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内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特征: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影响: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高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频考点

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高中生物会考的重点知识点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

高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频考点

高中历史学考知识点有哪些 考点整理

为了让学生复习更有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中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

高中历史学考知识点有哪些 考点整理

清朝不亡下个朝代是什么

如果清朝没灭亡下一个王朝也绝不是封建王朝。因为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继续走封建社会的黑暗道路注定会灭亡的,统治者必然的会变革的。清朝不亡下个朝代如果清朝没灭亡下一个王朝

清朝不亡下个朝代是什么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共几本 有哪些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必修第一册主要是集合与逻辑,一元二次与不等式,函数性质与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第二册主要是平面向量,复数,立几,统计概率,选择性必修1是空间向量与立几,直线和圆,圆锥曲线,选择性必修2主要是数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共几本 有哪些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思维导图及概况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采访记录的纪实文学作品。被列入到《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是一本具有较大价值的书籍,不少小伙伴在阅读的时候喜欢制作读书笔记加深对书籍的记忆和理解。红星照耀中国人物思维导图红星照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思维导图及概况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有哪些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由于没有社会基础,光绪黄渡缺乏指导能力,变法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有哪些

高中必背88个数学公式有哪些

高中数学是让很多同学都头疼的一个科目,虽然说数学多注重于逻辑思维,但是公式的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好公式,在做题的时候会帮助做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数学必背公式。高中必背的数学公式(一)两角和公式1、sin(A+B)=sinAcosB

高中必背88个数学公式有哪些

新高考物理6本书都考吗 都是考试内容吗

新高考物理6本书是否都考要看你的选科,如果你选择学物理,这六本书都要上,一般在高一下个学期结束时,要把前面三本书上完,因为高二上个学期要参加学业考试,由于时间比较紧,内容多,有些学校也会安排到高二上个学期上完前三本书,高二结束一般要把六本书

新高考物理6本书都考吗 都是考试内容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篇 唐诗宋词推荐

中秋月色沐浴过古人梦幻,又照耀着来者赞叹;淌过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秋之洁爽,月之铅华,夜之思意,心有泥泞。睹洗尽勘华的冷月,寂寥怀春伤秋,中秋月之伤情,月难长明,情更难以久留。中秋节唐诗10篇1、《中秋》唐·司空图闲吟秋景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篇 唐诗宋词推荐

学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大全

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高考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质疏松,遇水

学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大全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学习-云南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