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备古诗】《商山早行》原文赏析及翻译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商山早行问答

问:《商山早行》的作者是谁?
答:商山早行的作者是温庭筠
问:商山早行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商山早行是唐代的作品
问:商山早行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出自 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问: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的下一句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问:出自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商山早行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小学生必备古诗】《悯农》原文赏析及翻译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原文,悯农赏析,悯农,悯农注释,悯农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望庐山瀑布》原文赏析及翻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原文,望庐山瀑布赏析,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注释,望庐山瀑布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商山早行》原文赏析及翻译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原文,商山早行赏析,商山早行,商山早行注释,商山早行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原文赏析及翻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原文,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赏析,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注释,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赏析及翻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静夜思》原文赏析及翻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原文,静夜思赏析,静夜思,静夜思注释,静夜思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春夜喜雨》原文赏析及翻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原文,春夜喜雨赏析,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注释,春夜喜雨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原文赏析及翻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注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赠汪伦》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原文,赠汪伦赏析,赠汪伦,赠汪伦注释,赠汪伦译文

【小学生必备古诗】《清明》原文赏析及翻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原文,清明赏析,清明,清明注释,清明译文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小学生必备古诗】《商山早行》原文赏析及翻译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