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浮山记(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昔吾友未生、北固在京师[2],数言白云、浮渡之胜[3],相期筑室课耕于此。康熙己丑[4],余至浮山,二君子犹未归,独与宗六上人游[5].每天气澄清,步山下,岩影倒入方池;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峰之出木末者[6],心融神释[7],莫可名状。将行,宗六谓余曰:“兹山之胜,吾身所历殆未有也。然有患焉:方春时,士女杂至[8]。吾常闭特室[9],外键以避之[10]。夫山而名尚为游者所败坏若此[11]。”辛卯冬,《南山集》祸作,众牵连被逮,窃自恨曰:“是宗六所谓也[12]!”

又十有二年,雍正甲辰[13],始荷圣恩给假归葬[14]。八月上旬至枞阳,卜日奉大父柩改葬江宁[15],因展先墓在桐者[16]。时未生已死,其子移居东乡。将往哭,而取道白云以返于枞。至浮山,计日已迫,乃为一昔之期[17],招未生子秀起会于宗六之居,而遂行。白云去浮山三十里,道曲艰,遇阴雨则不达,又无僧舍旅庐可托宿,故余再欲往观而未能。

既与宗六别,忽忆其前者之言为不必然。盖路远处幽而游者无所取资,则其迹自希,不系乎山之名不名也。既而思楚、蜀、百粤间[18],与永、柳之山比胜而人莫知者众矣[19],惟子厚所经[20],则游者亦浮慕焉[21]。今白云之游者,特不若浮渡之杂然耳。既为众所指目,徒以路远处幽,无所取资,而幸至者之希,则曷若一无闻焉者[22],为能常名模其清淑之气,而无游者猝至之患哉[23]?然则宗六之言,盖终无以易也[24]。

余之再至浮山,非游也,无可记者,而斯言之义则不可没,故总前后情事而并识之。

注释:

[1]浮山:又名浮度山、浮渡山,在安徽省桐城县东九十里,有奇峰七十二,为桐城之胜。[2]未生:左待字未生,桐城人,方苞好友。北固:刘北固,字辉祖,安徽怀宁人,方苞好友。[3]白云:白云岩山,在桐城县东一百二十里,为当地名胜之一。[4]康熙己丑:康熙四十八年(1709)。[5]宗六上人:名叫宗六的和尚。上人:和尚的别称。[6]木末:树梢。[7]心融神释:心神完全融汇于优美的自然景象之中。[8]士女:男女。[9]特室:独室。《庄子在宥》:“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10]外键:锁上外门。[11]败坏:山有名,则游人杂至,破坏了清净优美的自然环境。[12]“是宗六”句:意为自己有文名,为《南山集》作序,结果被牵连下狱,这跟宗六和尚所说的山有名则易遭败坏的道理相当。[13]雍正甲辰:雍正二年(1724)。[14]“始荷圣恩”句:方苞在康熙五十二年出狱后,家属族人被迫入旗籍,羁留北京,不得回乡。雍正即位后,特赦方苞族人归籍,雍正二年,又给假一年,准其回乡办理先人坟墓迁葬等事。[15]卜日:选择吉日。[16]展:察看。[17]一昔:一夜。[18]百粤:即百越,秦汉以前散居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族繁多的越族。此处指古越族所在的地区。[19]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柳:柳州,治所在今广西省柳州市。比胜:并胜。指上述百粤、楚、蜀各地山水与永州、柳州的山水并胜。[20]子厚: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解(今山西货运城县解州镇)人。柳宗元因遭宦官贵族集团打击排斥,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为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以永州、柳州山水为内容写过不少著名的游记,这些山水因柳宗元的游记而闻名于世。[21]浮慕:虚慕。意为一些人并非真的对永、柳的山水有切实的感受,只是因为它们曾为名人所游赏而慕名往游。[22]曷若:何如。[23]猝至:突然而至。[24]无以至:无法更改。意为宗六和尚说的话,到底还是正确的。

方苞的记游散文不多,文集今仅有数篇。这些作品,一般都不单纯写景,而常借景抒杯,表现自己对人生的见解。写景中常兼以议论。在这一点上,与戴名世的某些记游散文有类似之处。此文借写游浮山发了一通名山因其胜而反被败坏的感慨,文中点出自己在“《南山集》案”中的遭遇,可见其感慨其实不在名胜,而在人生,说明对“《南山集》案”,方苞是始终耿耿于怀的。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南山集序(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壬午之冬,吾友褐夫卜宅于桐城之南山而归隐焉[2],从游之士刻其所为古文适成,因名曰《南山集》。其文多未归时所作,而以兹所居名焉,著其志世。 余自有知识,所见闻当世之士,学成而并于古人者,无有也;其才之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赵襄主学御(驾车)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俄而(不久)与于期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你)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一足传·(清)王猷定_文言文大全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请书,逍遥山水间。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1],

逆旅小子(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戊戌秋九月[2],余归自塞上,宿石槽[3].逆旅小子形苦羸[4],敞布单衣[5],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6]。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7],恐孺子长而与之分,故不恤其寒饥而苦役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吴王欲伐荆(楚国),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1舍人国王的侍从官有少孺子(年轻人)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汤琵琶传·(清)王猷定_文言文大全

汤应曾,邳州人[1],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贫无妻,事母甚孝。居有石楠树[2],构茅屋,奉母朝夕。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其母问曰:“儿何悲?”应曾曰:“儿无所悲也,心自凄动耳。”

再至浮山记(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昔吾友未生、北固在京师[2],数言白云、浮渡之胜[3],相期筑室课耕于此。康熙己丑[4],余至浮山,二君子犹未归,独与宗六上人游[5].每天气澄清,步山下,岩影倒入方池;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峰之出木末者[

《楚庄王莅政三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_文言文大全

楚庄王①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②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

《,楚庄王莅政三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治国犹栽树》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_文言文大全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

《,治国犹栽树,》,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古文约选序例(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太史公《自序》:“年十岁,诵古文。”周以前书皆是也。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2],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3],盖六经及孔子、孟子之书之支流余肄也[4]。我国家稽古典礼

新高考-学习资料-文言文-再至浮山记(清)方苞_文言文大全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