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秋日》赏析:庭草衔秋处短长,悲蛩传响答寒?

秋日

宋 高翥


庭草衔秋处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

豆花似解通邻好,

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

翥(zhù):鸟向上飞。(组词:龙翔凤翥)

蛩 (qióng) :蟋蟀、蝗虫。

寒?(jiāng): 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译文】

庭前的草儿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相互应答;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它们似乎也了解邻里当和睦,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慰问隔壁邻家。

【赏析】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衔”字使庭草拟人化,让人觉得其富有生命力。诗中的“悲蛩”指悲鸣的蟋蟀,“寒?”即寒蝉。“衔秋”、“悲蛩”、“寒?”表达了作者暗自伤春悲秋,显得妙不可言。第三、四句,作者由“豆花、引蔓”作寄托,表现自己“似解通邻好、殷勤远过墙”的心意。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钱钟书诗词作品集,钱钟书诗词选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

钱钟书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翻译赏析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韦应物,滁州西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美德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

贺知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读尽万卷书,那么写文章时就会才思泉涌,就像有神仙相助一样。 [出典]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注: 1、《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这好象即将落山的太阳,呼吸微弱,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断气;性命危险,连早上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晚上。 [出典]西晋李密《陈情表》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赏析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①。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②。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

王昌龄,出塞

描写乡思离情的诗词名句精选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诗词名句,乡思离情

励志的诗句,中国古代励志名言名句大全带翻译

励志的诗句,中国古代励志名言名句大全带翻译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

励志

黄景仁诗词作品集,黄景仁诗词选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

黄景仁,黄仲则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高翥《秋日》赏析:庭草衔秋处短长,悲蛩传响答寒?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