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尺”的不同含义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刘邦总喜欢吹嘘自己凭“三尺剑”得天下,这个“三尺”有讲究。原来,周朝规定:佩剑分为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最高级别的上制,佩剑长三尺,所以又用“三尺”来指定剑。当时刘邦不过区区亭长,有没有资格佩三尺剑,就不得而知了。

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则提到“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大家千万别误会这“三尺”是王勃的身高,王勃可不是侏儒。这个三尺指的是系在腰间的绅带。《礼记·玉藻》载:“绅长制,士三尺。”郑玄解释说,“绅,带之垂者”,即下垂的那部分。官爵高低,就看腰带垂下来的长度,越长的官爵越高,士这个级别的,垂下来的长度为三尺。王勃自况为“士”,所以自称“三尺”。顺便说“微命”,不是说命不值钱,而是指周朝的官爵等级,《礼记·王制》规定,官爵等级分为九个层次,最高的是“九命”,例如伯为九命,公、侯、伯手下的士,等级为“一命”,最低等级的士没有“命”。所以王勃说自己“微命”,就是说自己等级低微。

纸发明以前,法律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故而“三尺”又指代法律。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古典文学研究及其方法问题

编者按:今年三月,著名的唐代文学专家、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傅璇琮同志应邀来我校讲学。二十六日他与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部分教师、研究生和古典文学进修教师就古典文学研究方法问题进行座谈讨论。现将座谈纪要

古典文学研究

论墨子的君子观

作者简介: 达流,本名陈伟,曾出版《与文化共舞》、《永恒的困扰》等专著,关于墨学,出版有《墨子:兼爱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多次再版,盗版无数)、《墨子清淡》(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墨家,墨子

传统的冬至礼俗:祭祀、绝事、献鞋袜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处于农历十一月,时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天又逐渐变长。冬至,也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时节的到来。所以,自古至今,礼俗众多。 祭祀。冬至

冬至

重阳节吃糕登高步步高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

重阳,重阳节

养人的制度梦魇:体制惰性导致帝国的溃败

任何一个王朝设官分职,都不是为了养人,反过来,养人是为了做事。在旧式的帝制结构中,官僚体系原本是王朝的支柱,但这个体系却有自己运行的轨迹和性格,只要按自己的逻辑走下去,就会慢慢从支柱变成蛀虫和赘疣

养,人的,制度,梦魇,:,体制,惰性,导致,帝国,的,溃败

刘小枫谈古典教育:不指望学界整个提高古典意识

刘小枫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ld

刘小枫,谈,古典,教育,:,不,指望,学界,整个,提高,意识

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道德与伦理关系

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西方哲学家讨论的问题,现代人容易将道德和伦理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间虽然有必要的关联,却存在着差异。 礼与仁 儒家学说有两个基本概念:礼与仁。如果进行道德哲学分析,那么,

儒家,文化

盘点水浒传中10大无能之人:108将中谁是最没用的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着,罗贯中编次,

盘点,水浒,传中,10,大,无能,之人,:,108,将,中谁

墨家:爱人类 爱和平 爱贤者

【墨家其派】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得在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西方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开端莫过于此了。但是,比阿基米得早200多年,中国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加深入。他研究了几何光学、

墨家

千古奇文《韬晦术》,为人、经商、从政必读的枕边书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韬

韬晦术,杨慎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古代“三尺”的不同含义分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