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


《登幽洲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洲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武后时,官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随武攸宜征契丹,屡进良策不为所用。后解职归里,为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其诗上继建安风骨(扬慎《升庵诗话》:“其词简直,有汉魏之风” ),力扫齐梁颓风。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

本诗作于随武攸宜北征契丹而不为所用之时而降职之时,诗人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而来到幽洲台。此时,诗人独自登台远眺,寰宇苍茫、地老天荒与自己的孤单渺小产生强烈对比,自是感慨万千,胸中块垒层积,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步入中年而一事无成,迟暮之感与怨愤之情交织于心,怎么能不悲从中来,凄然泪下呢?

诗的一、二句写俯仰古今,觉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登台远眺感时空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最后直抒胸襟,倾泻郁积内心深处的悲怆。时间的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而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比,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蝼蚁;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只不过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人不过是须臾过客。诗人因感到时空的无限与人生的有限和微小,继而派生出人生的孤独与悲凉。于是,“独怆然而涕下”不能自已。

本诗似乎脱胎于《楚辞》屈原的《远游》。《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我不闻。”虽同为揭示了一种深邃的时空意识,然而陈的诗更苍茫遒劲。其诗高妙在于:舍弃了一切个人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写,把人们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中。因此,对宇宙的浩淼、人生的无常的喟叹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上升到最能激荡人心的“同人类感受”.因此而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成为震古烁今的千古绝句。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翻译赏析 名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渭城朝雨?徘岢荆 客舍青青柳色新: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三首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④。开荒南野际⑤,守拙归园田⑥。 方宅十余亩⑦,草屋八九间。榆

陶渊明,归园田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

《登幽洲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洲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武后时,官右拾

登幽洲台歌,陈子昂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八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八 71、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

孔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副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登岳阳楼,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

泊船瓜洲,王安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全文翻译赏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首句“无言独

李煜,相见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翻译赏析 名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