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笔记的一些疑问


1、记笔记真的有用吗?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一组实验,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这个实验的研究,人们是善于遗忘的,在听完一个演讲的20分钟后,大部分人会忘掉演讲内容的47%,78天之后会忘掉78%的内容。


一个实验中,在演讲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做笔记的学生只记得10%的内容,而做笔记并且回顾笔记的学生,会记住80%的内容。


但是,即使很多人知道记笔记的好处,根据2010年的一份调查,仍然只有65.5%的学生在听课时不做任何笔记。


研究人员发现,记不记笔记有如此大的不同,这是因为:


如果不记笔记:大脑会把所有听到的信息放进记忆区域,但是,它无法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


如果记了笔记:大脑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开始把听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组织,这个重组的过程会帮助我们记忆。


2、记笔记的目的?


1.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就是再一次加深你对内容的记忆。古人也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道理的,在我们运用多种感知器官同时投入识记的效果好,而多种感知又以手到为佳。


2.复习


便于阶段复习,高三的数轮复习等等。笔记记下来的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以后复习时可以加快效率。


3.理解能力


抄写耗时的同时让我们的思维慢了下来。手写的时候,眼睛在看,大脑在想,在这样的慢频率下,你可以仔细揣摩,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注意力


课堂笔记可以防止溜号走神,集中注意。但应该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5.归纳整合能力


整理笔记可以锻炼我们对文本归纳总结能力。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又是一次对内容的理解和整合。


3、记笔记到底在记什么?


可能很多同学记笔记,都会陷入一种矛盾之中,课堂上又要记笔记,又要听课,一心真的没办法二用呀?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你可能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记笔记到底在记什么?


1、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如果没办法及时做记录,建议大家先听老师讲,然后记录老师的纲要部分和重点部分,这样可以将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其他地方课余时间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学的笔记去补充,如果没懂得,正好趁下课梳理笔记时候弄懂,再巩固一遍。


2、记思维


记笔记,如果仅仅是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一遍,效率会低很多。尤其是理科,可能基础的知识点倒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老师在推导某一个公式时候的思路,以及老师解题的小技巧。


3、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很需要你对笔记的内容进行分层,将其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给标注出来,便于时刻提醒自己。


4、记补充


老师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肯定还会有很多额外延伸的东西,也是需要大家加以注意的,自然不能错过。


5、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的模式就是,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4、记笔记的误区


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


记笔记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不然直接看书更加简


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


什么意思?就是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的呀,可是你们自己抿心自问,自己做的笔记自己翻过几遍没~都成过期杂志丢一边了······


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是在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的。一方面需要你进行补充,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笔记本,进行专题的凝练。


5、记课堂笔记的小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 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如何记初中语文课堂笔记


1、记基本知识点和疑问点


语文和英语学习一样,都是关于语言和文字、文学的内容。词汇是基础,阅读是关键,写作是根本。可以说,语文老师教你的方法和英语老师教的,是完全可以通用的。


(1)老师强调的字词句。


比如写在黑板上的,书中让你画出来的,都需要特别注意。当然,只是写个梗概,不能把所有的解读和解释全写出来,浪费时间。课下补充,课上只记个大概。


(2)不懂的,有疑问的


字词句不懂的,写下来,旁边打个问号,下课再查字典或问同学,答案写在疑问处。认为老师讲的不对的地方,如果很明白的,可以当场指出老师的错误。如果自己也不明白,只是有点疑问,通过查字典可以核实的,也不要课堂问老师,下课问。这些可以通过查字典查百度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或者说,不是好问题。


自己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怎么回事”这样的问题,可以当场问老师。“是什么”之类可以百度得到答案的问题,最好自己课下解决。老师讲课后依旧有疑问的地方,重点标出,查资料后依旧不明白的,再问老师问同学,这样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问题,你会更加明白,印象也会更深刻。


还有一种情况,你好像都懂了,但有感觉只是皮毛,觉得意犹未尽,经常琢磨老师讲的问题,举一反三,这些问题经过若干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或者在看一些课外书时,又想起那个问题,豁然开朗!那种感觉,真是 “踏破铁鞋封锁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啊!这就是灵感,是顿悟。这些东西,老师是教不来的,需要你去不停地思考、读书、消化、感悟。读到这样的程度,你就可以说入门了,是真的会读书了。


2、记方法、记思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读书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如果你能从中找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那种快乐是别人无法给予你的。


语文学习是个慢工出细活的浩大工程,临阵磨枪对数理化可能会有点用,对语文,效果不大。语文是考你知识的积累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你成长了多少,语文素养如何,语文试卷中、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先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分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琢磨,细致细致再细致。关注细节是学习语文的一大法宝。老师上课时说的每一个方法和思路,记下来,再加上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就是很好的笔记了,如果补充上自己学习后的感悟,善哉!你也可以当老师了。


3、记想法、记感受


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这节课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温故而知新,经过反思与总结所得出的东西,就好比你消化吸收后自己结出的果实,那种成就感和收获感,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读书多了不思考,只是一个读书的工具,没有任何收获。只想不写,不保存自己思考后的精华点滴,就会是说大话不务实的假大空,这种学习态度是最容易迷惑自己的,最不可取的。


有句俗语叫“有知识没文化。”知识是死的,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学了很多课本知识,即使考上了大学考上了博士,也不一定是个文化人。比如书呆子,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不会应用的典型。把知识用活用好,内化成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文化是内化在内心的修养,靠单纯的知识的积累是达不到的。网络流行的所谓“土豪”就是对一些有钱没文化的人的一种调侃。有钱又有文化的人,才能算得上是贵族。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

朱自清的春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的春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的春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关于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初中语文学习计划示例

初中语文学习计划示例

初中语文学习计划示例

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济南的冬天 原文及赏析

济南的冬天 原文及赏析

济南的冬天 原文及赏析
新高考-中考频道-初中语文-怎样记初中语文课堂笔记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