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百战百胜, 却为何战败于大非川? 原因是什么?

第一、唐军轻敌,孤军深入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为了扭转在西域、河西一带的不利局面而主动向吐蕃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前,唐高宗特意从朝鲜半岛上抽调了一代名将薛仁贵(薛仁贵曾担任安东都护府都护)担任此次西征的主帅。自建国以来,唐朝已经攻灭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西域诸国,击败吐谷浑汗国。长期处于胜利状态下的唐军十分轻敌,没有过高地重视吐蕃的军事力量,从出兵的数量也可以看得出来。薛仁贵、阿史那道真以区区3万军马深入乌海地区,而他的副将郭待封统帅的2万后勤部队却陷入吐蕃的重重围困,全军覆没。吐蕃充分利用唐军孤师远征、后勤断绝的劣势,集中优势兵力集中打击。

第二、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

大非川之战前一年,唐朝才刚刚平定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名将李绩统帅的数十万唐军主力根本来不及回防吐蕃。吐蕃就是趁着唐军东征的机会,吞并土谷浑,入侵安西地区,向唐朝的威严发起了挑战。唐高宗仓促命令薛仁贵为主帅,让他出征吐蕃。出师时,薛仁贵与郭待封的总兵力只有区区5万人。

吐蕃轻骑兵曾经攻灭了印度的天竺王国,其活动范围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印度、尼泊尔等地。吐蕃国内兵强马壮,又依赖青藏高原的地理优势,居高临下,不断入侵唐朝的四川地区。防御薛仁贵进攻的吐蕃宰相是论钦陵,他十分重视唐朝的进攻,不仅下令全民皆兵,还组织了西羌、吐谷浑、吐蕃联军,总数达到了40万之多。此战是薛仁贵一生最大的败仗,彻底让他身败名裂。

第三、唐军将帅不和

唐高宗以薛仁贵为主帅,郭待封为副帅,同时下令西域的唐朝与突厥联军从北面配合唐军的进攻。薛仁贵利用轻骑兵的优势击溃了吐蕃前锋,进入乌海地区,他命令郭待封率领后勤部队坚守后方。郭待封立功心切,盲目出击,结果陷入吐蕃围困,全军覆没。吐蕃40万军队前后夹击薛仁贵,因此唐军战况不利。在后勤断绝,敌军层层围困的情况之下,薛仁贵大败而归。战后,唐高宗追究薛仁贵的责任,将他削职为民。

大非川之战的后续影响:

此战是唐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同时也宣告了唐朝对外扩张的停止,转为全力对付吐蕃。唐军被迫从中亚撤回到葱岭以东,停止继续往西扩张,并且在河西、安西两个方向上与吐蕃陷入拉锯战。唐朝的军队制度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军队的实际数量受制于耕种土地。另外,由于隋末动乱,人口减少,唐朝初年真实的常备军数量约为40万左右,超过这个数目则有夸大的嫌疑。大非川之战中,唐朝5万河西军精锐损失惨重,以后则不得不抽调重兵防御吐蕃。

对于吐蕃而言,凭借此战完全吞并了吐谷浑的故土。唐太宗原来是想依赖土谷浑作为河西走廊的屏障,而没有灭吐谷浑。但是吐蕃攻下吐谷浑之后,便可以从这里直接打击到唐朝的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吐蕃凭借地利往往先发制人,这就是为什么唐朝与吐蕃战争陷入焦灼状态的原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莽应龙:缅甸东吁王朝第三代国王,缅甸三大帝之一

莽应龙:缅甸东吁王朝第三代国王,缅甸三大帝之一

莽应龙,缅甸

宇文直为什么造反?浅谈背后的真正原因

宇文直为什么造反?浅谈背后的真正原因

宇文直

1139年7月26日阿方索一世战胜摩尔人 成为第一位葡萄牙国王

1139年7月26日阿方索一世战胜摩尔人 成为第一位葡萄牙国王

摩尔人,葡萄牙,阿方索一世

和珅死后他的妻儿的结果是什么 嘉庆有放过她们吗

和珅死后他的妻儿的结果是什么 嘉庆有放过她们吗

清朝,嘉庆,和珅

杨广墓地到底有大 一代帝王的墓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广墓地到底有大 一代帝王的墓到底是什么样的

隋朝,杨广

历史上的宇文直,周武帝同母弟,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历史上的宇文直,周武帝同母弟,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宇文直

道光帝族侄奕山割地卖国 为什么却很少人提起他

道光帝族侄奕山割地卖国 为什么却很少人提起他

清朝,道光,鸦片战争,广州和约,奕山

坎塔布里亚伯爵佩德罗之子 葡萄牙第一位王国阿方索一世简介

坎塔布里亚伯爵佩德罗之子 葡萄牙第一位王国阿方索一世简介

莱昂,天主教徒,阿斯图里亚斯,弗鲁埃拉一世

阮元跟谢墉是什么关系 有关于他的轶事有哪些

阮元跟谢墉是什么关系 有关于他的轶事有哪些

清朝,谢墉

南北朝宗室萧宏祸国殃民最后却善终,死后还备极哀荣!

南北朝宗室萧宏祸国殃民最后却善终,死后还备极哀荣!

南北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薛仁贵百战百胜, 却为何战败于大非川? 原因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