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简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太后,隆?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息机会。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词赏析: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苏轼词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范仲淹,苏幕遮

晏殊《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晏殊,踏莎行

陆游《黄鹤楼》全诗赏析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陆游,黄鹤楼,全诗,赏析,手把,仙人

秦观《南乡子》全诗赏析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品赏析【注释】:首句为“妙手写徽真”,点出所题者即是高明肖像画

秦观,南乡子,全诗,赏析,手写,徽真

朱熹《泛舟》全诗赏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品赏析[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译文]昨天晚上,江河

朱熹,泛舟,全诗,赏析,昨夜,江边

王安石《春日》全诗赏析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王安石,春日,全诗,赏析,柴门,照水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邓剡《酹江月》赏析

酹江月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馀生,南行万里,不放扁舟发。正为鸥盟

邓剡,酹江月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柳永《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 年代:宋作者:柳永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几回扯了又重挪。奸字中心著我。

柳永

杨万里《题刘朝英进齐》全诗赏析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杨万里,万里,题刘朝英进齐,全诗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