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灭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鹦鹉灭火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注释

1.集:栖息

2.念:想

3.沾:沾湿

4.辄:都

5.去:离开

6.濡:浸

7.何足道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

8.然:但是

9.侨:寄居

10.区区:小,细微

11.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

12.见:文中指禽兽们受火灾之苦

13.虽:即使

14.是:这

15.善:好的

16.皆:都

17.对:答

18.即:就

19.他山:别的山头,指不是自己常居的山头

20.相: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

21.相爱:喜欢它

22.尝:曾经

23.为(即为灭火):替

24.重:双重

25.遥:远

26.足:值得

译文

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在那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很喜欢它。鹦鹉自觉得这座山虽然让它快乐,但不是它长久停留的地方,就飞走离开了。飞禽走兽都依依不舍

过了几个月后,山中失火了。鹦鹉远远看到,心中急得像被火烧。就飞进水中沾湿了自己的羽毛,飞到火上面洒水。

天神说道:“你虽然一片好心,但这几滴水又哪里值得说出?”

鹦鹉答道:“尽管我知道区区几滴水不能救火,但是我曾经暂时在这座山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我们都亲如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被火烧毁啊!”

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立即为它把火扑灭了。

启示与借鉴

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2.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似,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 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 持之以恒的应对 一定会有回报的 与“水滴穿石”同一个道理。

4.这个故事跟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加入了感人的友谊。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一项伟大的情操,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5.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寓意

这则寓言高度赞扬了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而且帮助不在于大小!.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义”的理解

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我们要学会知恩图报,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文言知识

天神嘉其意,即为之灭火

嘉。“嘉”多作“美好”、“赞许”解释。如“嘉客”、“嘉宾”.上文“天神嘉其意”,意为天上的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又,“帝嘉之”,意为皇帝称赞他。(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刻舟求剑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刻舟求剑作者:吕不韦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ugrave;qigrave;)其舟,曰:“是吾(wuacute;)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

刻舟求剑

猿子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猿子 原文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人不可逮。猎人以毒附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树,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

猿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_文言文大全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1)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2)于斯(3),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4)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rd

公子,重耳,对,秦客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过秦论贾谊 原文(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

过秦论,贾谊

孙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孙泰 原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①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

孙泰

学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学弈作者:孟子 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oacute;)而

学弈

于令仪诲人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于令仪诲人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1),长厚不忤物(2),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3),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4)。令仪曰:“汝素寡悔(5),何苦而为盗耶(6)?”曰

于令仪诲人

杜蒉扬觯_文言文大全

杜蒉扬觯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1又酌曰:“调饮

杜蒉扬,觯

神童庄有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神童庄有恭 原文: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龋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l

神童庄有恭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师说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韩愈
新高考-学习资料-文言文-鹦鹉灭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文言文大全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