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登基前必进密室看视的一块石碑!

宋朝是一个很拉风的朝代,它的历史是从成语“黄袍加身”开始的。后周大将赵匡胤领兵北上御敌,途经陈桥驿驻扎。早晨赵匡胤酒醉醒来,一出屋,就被部下披上了黄袍,众将高呼万岁,江山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不过这赵匡胤当时是真喝醉了还是假喝醉了,事先是否知道有黄袍加身,就不得而知了。中国历史上每到改朝换代,总会上演新主子三番五次推辞,流着泪说“我不行,你们怎么能逼我当皇上”的闹剧,结果这些满口仁义的新主子哪个也没推辞成功,全都“被迫”登上了皇位。赵匡胤基本上也属于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君主。

网络配图

开局虽然略显老套,但赵匡胤的大宋此后却不同凡响,令人刮目相看。赵匡胤此人是职业军人出身,按理说应该好勇斗狠,热衷攻伐,重武轻文。谁料到这位宋太祖竟然是个热爱生命、热爱世界和平的好男儿,解决事情尽量避免杀戮。比如初登大宝不久,赵匡胤就在太庙的一间密室中立了一块碑,此后大宋新皇登基,都要由一位不识字的太监带到密室里瞧瞧那块碑。

网络配图

碑上到底写了些什么,除了皇上谁也不知道。直到金军攻破汴梁城,打进太庙才真相大白,碑上赫然书写着三条,大意是:第一,不杀柴氏子孙(后周的后裔),如果他们谋反,就在监狱里让他们自尽,不能公开杀掉;第二,不杀士大夫,尤其是那些谏臣;第三,子孙如果违背了前两条,天诛地灭。

网络配图

这“勒石三戒”不仅给大宋历代皇帝划下了执政的底线,也给大宋的经济方针定下了基调,通俗来讲就是三个字:不折腾。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能和平解决争端,就不诉诸武力;对内能调和矛盾,就不激化冲突。在不折腾国策的指引下,大宋的经济一举超越了此前历代的各项纪录。宋朝财政收入最高的一年,达到了亿贯(1贯=1000文),即使是后来失去了北方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高的时候也能达到1亿贯。这样的收入记录在古代中国不仅空前,也堪称绝后。比如明朝在财政收入上比北宋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清朝康乾盛世时状况稍好,但也不及北宋财政收入的一半。

在这样的好日子下,就连农夫走卒都穿上了丝质的鞋子,实在太“奢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考验还是故意刁难?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考验还是故意刁难?

诸葛亮

他是明朝历史上的明君 为何他的家事惹人关注

他是明朝历史上的明君 为何他的家事惹人关注

朱瞻基

赵匡胤曾拟迁都洛阳长安 群臣反对埋下亡国隐患

赵匡胤曾拟迁都洛阳长安 群臣反对埋下亡国隐患

赵匡胤

刘伯温惊人预测:朱棣起兵夺权竟然未卜先知

刘伯温惊人预测:朱棣起兵夺权竟然未卜先知

刘伯温

独恋金莲:被一双美足迷得亡国的齐少帝

独恋金莲:被一双美足迷得亡国的齐少帝

齐少帝

坑杀降卒四十万人的秦国将领白起下场如何

坑杀降卒四十万人的秦国将领白起下场如何

秦国将领白起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

杨贵妃

史上古代皇帝死法:最后一位让人敞怀大笑 !

史上古代皇帝死法:最后一位让人敞怀大笑 !

皇帝

治贪第一帝,却被误会为嗜杀成性的残暴帝王

治贪第一帝,却被误会为嗜杀成性的残暴帝王

朱元璋

三国历史故事:割发代首,曹操没有作秀

三国历史故事:割发代首,曹操没有作秀

曹操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宋朝皇帝登基前必进密室看视的一块石碑!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