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生的败笔:三征高句丽 为何屡败屡战

在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使高句丽臣服,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

网络配图

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有敌视态度。当时的高句丽也并非外界以及后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蕞尔小国。公元六七世纪的高句丽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小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已具备与唐朝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

在南北朝后期、整个隋朝时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丽在不断扩充疆土的同时,不断挑唆隋、唐邻国对隋、唐挑起战乱。高句丽欲独霸整个东亚之心久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在所难免。唐朝趁高句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大举讨伐之,有未雨绸缪之意。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发现高句丽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将。此时,李世民已经萌生征讨高句丽的想法。后来,高句丽内部发生政变,有大臣建议攻打高句丽。李世民考虑到劳民伤财,并未同意。然而,高句丽待局势稳定后,却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新罗一向臣服于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调停,但遭到高句丽的拒绝。

网络配图

与群臣商议时,李世民认为:“高句丽攻打新罗,表面上是不给我面子,实际上,高句丽欲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如果得逞,一定会向我们发起挑战,到时,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势力出现。”于是,李世民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于公元645年御驾亲征高句丽。

虽然,此次征讨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对高句丽的国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后来,李世民采纳了下属的建议,不断对高句丽采取骚扰行动,使其不能迅速恢复国力。这为后来唐高宗灭掉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网络配图

点评:相对于其他国家,高句丽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胁。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这一点。为维护自己的权威,李世民不惜御驾亲征。虽未获得重大胜利,未动摇高句丽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句丽王朝的迅速强盛,也加速了高句丽王朝的没落。在征讨过程中,李世民没有采取血腥的屠杀、灭亡政策,仍是用恩威并重的方式,并巩固已得势力,为下一步彻底击溃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惊闻: 一代女皇武则天暗恋名相狄仁杰

惊闻: 一代女皇武则天暗恋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

关于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关于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德川秀忠

古代第一女神相因善于相面 竟被汉高祖封侯!

古代第一女神相因善于相面 竟被汉高祖封侯!

许负

春秋霸主夫差死后他的儿子有存活下来的吗

春秋霸主夫差死后他的儿子有存活下来的吗

夫差

探秘:历史上最无耻的皇帝是谁?

探秘:历史上最无耻的皇帝是谁?

皇帝

历史揭秘 :项羽的祖上居然不姓项?

历史揭秘 :项羽的祖上居然不姓项?

项羽

揭秘:一代女皇,死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遗书!

揭秘:一代女皇,死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遗书!

女皇

秦国丞相吕不韦精明一生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秦国丞相吕不韦精明一生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吕不韦

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

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

刘禅

李鸿章堪比窦娥:为腐朽清政府“买单”

李鸿章堪比窦娥:为腐朽清政府“买单”

李鸿章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李世民一生的败笔:三征高句丽 为何屡败屡战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