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档案,又叫“考生档案”,是参加高考的考生在考试前所要填充的关于个人信息的资料,也可能包括一些协议,例如高考诚信协议(一项促进考生文明守纪的协议书)。
【高考档案的组成】
高考档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读取出来,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信息。还有一部分是档案袋的形式,里面主要有实践纪录,党团信息等。这些档案在高考后要随你一起转到大学。
- 高考档案电子版
高考档案电子版,由高考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建立(含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学籍号,身份证号码,民族、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有高中新课程毕业生的实验省份要提供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并由各学校负责妥善保存。同时,再将电子档案发送学校教务处保存,发送当地招生办公室保存,招生办发送省招办,教育厅保存。高考后加入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志愿信息、投档轨迹、录取院校等相关资料,最后上报到国家教育部信息网进行汇总,备案。
- 纸介质档案
纸介质档案,高考前由所在学校建立,完善和保存。高考审档时上交所在地招生办。高考后由录取高校提档录取(由考生到当地教育部门提取,报到时交予录取院校)。
注: 考生电子高考档案须与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
【电子档案状态】
录取期间,考生电子档案运行一般有6种状态:
- 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被招生院校调出去或调出去后又被招生院校退档,如是被院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院校退档的理由;
- 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考生电子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 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 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高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经省招办审核同意方可,如未审核通过,省招办不予退档。
- 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取备案;
- 已录取:表示院校录取结果已经省招办确认,省招办和招生院校将据此办理相关录取手续。
【高考档案的作用】
1、高考考生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两种,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高考档案是重要的人事资料,应认真对待!
2、高考电子档案是用来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考生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招生考试过程中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内容。电子高考档案要求真实、准确、完整,要与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等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
3、没有高考电子档案的话,教育局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就没有办法高考,录取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