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更三高考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练习试题》,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A.郑和下西洋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
解析郑和下西洋是在15世纪,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宗教改革是在1517年,主要涉及的是思想领域,不是经济领域;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得传统商路发生改变,使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处境开始改善,故C项正确,汽船的发明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C
2.“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的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解析根据“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可知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答案A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中“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可知当时西欧积极向外扩张;“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故选A项。
答案A
4.美国学者洛温在其所著的《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指出:哥伦布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是美国教科书中最的谎言。哥伦布之所以被描绘成美国历第一位伟大的英雄,是因为他()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领导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
D.是美国立国建制的功臣
解析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生活在15—16世纪,不可能完成C、D两项叙述的功绩。故选A项。
答案A
5.“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反映的是开辟新航路中的事件——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C两项,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项。
答案B
6.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解析“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不符合题干“双重的结合”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也开辟了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的掠夺,故B项正确;资本输出属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是在17—18世纪,与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7.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传播宗教的目的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解析地理大发现最初的“动机”和“设想”是掠夺财富和传播基督教,但结果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
答案B
8.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解析世界本来包括有人居住的大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但西方史学家提出“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替整个人类历史,故C项正确。
答案C
9.“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联系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故选B项。
答案B
10.现代史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们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
解析公元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孤立的世界逐渐被打破,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C
能力提升
11.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解析依据材料中“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等信息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的史实,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迪亚士的航海史实不符,故排除。
答案A
12.《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全球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和人口迁移等在全球展开,全球各民族联系逐渐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选D项。A项错在“确立”,仅仅是开始;B项错在“不复存在”;C项错在“消失殆尽”。
答案D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二
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分析开辟新航路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文明交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为了获取黄金,发财致富。
(2)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文明的交往提供了联结通道,人类也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的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参考答案(1)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结果却到了美洲。(必然性)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2)以欧洲为中心。合理性: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地对待各种文明。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贳贷(借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
A.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B.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发达
C.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可知曹邴氏因经营冶铁业致富,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铁业比较发达,故B项正确。
答案B
2.《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解析据题干“‘取铁英’……铸成……三剑”可知所铸为兵器,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故排除;题干反映的是冶铁,故B项错误;题干所述为兵器而非农具,故D项错误。
答案C
3.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
A.麻B.葛
C.丝D.棉
解析由材料中“4世纪”“罗马”“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等信息判断:丝织品早在汉代远销罗马,且丝织品符合“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特征,故C项正确。
答案C
4.明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记载:“(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这一记载直接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的制瓷业()
A.从业人员多,生产规模大
B.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D.机器生产已经形成并发展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体现;景德镇仍旧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故B、C、D三项表述均不准确。材料中“万杵之声殷地”“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说明了景德镇制瓷业从业人员众多和规模巨大,故选A项。
答案A
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解析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得出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推广,也没有通过家庭传承得到发展,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亳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
答案B
6.历史学家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田庄手工业
解析由材料“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可以判断其产品是为了满足宫廷和政府内部使用而不是投放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项。
答案A
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解析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D项错误。
答案A
8.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类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解析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的支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粗壮的一端,故排除A项;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与农业联系密切,虽然规模小,但数量庞大,是粗壮的另一端,故排除B项;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总体上数量较少,且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属于“细长”者,故C项正确;直到明清时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才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故排除D项。
答案C
9.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
解析“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同一个矿,官办总是失败,民营却可获利,原因在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因此明朝政府在矿冶部门放弃官营,D项正确。
答案D
10.乾隆时的《陶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这表明()
A.景德镇从清代开始具有瓷都的地位
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
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
D.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材料中“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说明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B项正确。
答案B
能力提升
11.(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租佃关系的变化。题干材料说明江南农村的佃农由百年前的柔顺到明末的骄惰,反映了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这种松弛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直接表现为明朝市镇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政府的重农政策没有必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表明雇工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故C项错误。题干现象反映了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D项错误。
答案A
12.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之,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主要反映了苏州()
A.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产业工人罢工
解析题干材料中“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机房”的信息,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故选B项。
答案B
1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几千年历史的起承转合中,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材料二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第八》
材料三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式地位变化图
(1)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据此判断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种手工业经营形式。
(2)材料二是对哪一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的描述?理由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说一说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地位的变化情况及推动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手工业行业分工较细,官府对手工业者控制严格,不可兼职,不能随意改变行业,必须在官府作坊而不能在家里进行劳作,对产品质量也有专门监督。官营手工业。
(2)是对私营手工业的记载描述。理由:可以在家里加工生产,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生产者世代经营。
(3)变化:家庭手工业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官营手工业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原因: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二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3)材料二所述现象对材料一所说的新生产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2)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严格限制出口。
(3)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和对外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